武汉与江浙经纬度差不多,江浙葡萄种植业很发达,在武汉,有个地方的葡萄种植不但也很发达,今年6月24日,这个地方的葡萄还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那就是东西湖葡萄。
多多法务讯(
多多法务讯(
经过多年培育,目前,具有果形整齐、口感好等品质的“东西湖葡萄”,已形成以“阳光玫瑰”、“夏黑”为主导品种的系列产品。
这颗葡萄,如何在庞大的葡萄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东西湖区葡萄产业发展如何?近日,
东西湖土壤是种植葡萄理想地
8月26日,在东西湖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会长陈海明的葡萄园内,
“我这个甜度在28度左右,远高于市场上一般葡萄的15度。”东西湖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会长陈海明在一旁说到。
“真因在于你脚下的土壤。”问及缘由,陈海明告诉
不过,农场一直以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葡萄只是小规模种植。变化开始于2010年,种过西瓜、开过果行的张海明敏锐地瞄准了葡萄市场。
当时整个东山农场只有5户种植不到50亩的葡萄,由于是露天种植,生长期碰上雨季,往往要打不下30次农药。经过考察,他联合6个人组织成立巨龙海葡萄协会,引进大棚种植技术。
陈海明指向
效果是明显的,第二年6月份,协会上百亩大棚种植没打过杀虫剂的葡萄,一上市便被各果行以12元每斤价格抢购一空,而到7月份,农场露天种植的1.5元一斤的葡萄才上市,且销售情况不理想。
填补窗口期让东西湖葡萄脱颖而出
协会成员的成功起到了示范效应,其他种植户开始纷纷加入协会,纷纷引入大棚种植技术。2013年,眼见东西湖葡萄逐渐形成了产业,协会便开始着手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5月,协会成功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东西湖葡萄”地理标识注册商标。今年6月24日,“东西湖葡萄”正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这几年,已有260余户农民相继从事葡萄产业种植,协会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得本地葡萄种植户纷纷走上了致富之路。陈海明告诉
目前东西湖葡萄种植有一万余亩,产量达1.5万吨左右,产品远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基本上货品一到当地就被果行抢购一空。”陈海明介绍,同时,协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符合检测标准的葡萄才可以使用“东西湖葡萄”商标,“不能砸了招牌。”
为何如此畅销?陈海明向
未来将探索葡萄品种多元化
东西湖葡萄从无到有,离不开东西湖区对葡萄产业的高度重视。
陈海明告诉
在葡萄基地不远处,由东西湖农业农村局补贴的检测室,对东西湖葡萄保持严格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海明今年已经卖了45余吨葡萄,等最后一批还剩不到4千斤的葡萄卖完后,将启程赶往江浙一带,考察新品种。他瞄上了叫“浪漫红颜”的新品种,到明年将会试种植,看适不适应东西湖的气候土壤条件。
他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