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刚原是一名在外打拼的退伍军人。2018年开始,上党区出台一系列举措,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看到这个机会,王小刚回乡成立了“家乡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流转了380余亩土地种植辣椒。由于缺少经验,王小刚亏损不少。
得知这一情况,郝家庄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派人主动帮扶,驻村工作队也主动对接。通过在河南等地的考察,王小刚选中了吴村的土壤、气候都适宜种植的北京菊。
今年,200余亩菊花喜获丰收。王小刚介绍,北京菊可以做药材,还是市面上各种凉茶饮料的原料之一。作为美容产品的原料,合作社的北京菊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根本不愁销路”。
世代种植玉米的村民通过种菊花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王小刚告诉
吴村村民冯国华正在采摘菊花,她一手拎袋、一手摘花,不一会儿就把袋子装满。冯国华告诉
王小刚说,他以“闪壳游”为名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接下来将对菊花进行精细加工,然后包装销售,“我们还准备利用电商,扩大销量”。
今年,郝家庄乡上郝村也种了110亩菊花,南郭村和安城村进行了小规模种植。王小刚说:“我们就相当于试验点,其它村看到我们效益好,也会跟着种菊花,这样就能让菊花种植成为我们乡的长效产业,形成品牌。”(完)
精彩图片
络问政9月问政报告:开通"问政访谈" 友参与
应城市联丰村道路何时动工?回复:预计12月
友建言襄阳公交线路 回复:纳入征集意见舆情观察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舆情风险与挑战
人民舆评:激活多元主络生态治理
大闹宜昌东火车站的“公众人物”,到底谁完了?
食药舆情:六个核桃“不补脑” 法院判决存争议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出版机构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 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