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了《关于“证大公司”案件侦办的情况通报》,国内投资界知名人物戴志康因涉嫌非法集资已向警方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立案侦查后已对戴志康等4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查封相关涉案资产。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戴志康旗下的“捞财宝金融平台,涉及的总资金规模可能高达50亿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戴志康另一个著名身份是艺术市场的大藏家。这些年,他先后从拍卖市场购入《文征明山水手卷》、龚贤的《静壁飞泉图》与《人马图》、徐悲鸿《醒狮图》、李可染《韶山》、64页一套的乾隆书法、黄道周、董其昌、王原祁、任伯年的精品字画,总价值超过10亿。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徐悲鸿《醒狮图》
在他位于上海浦东喜玛拉雅中心顶楼的中式庭院办公室,一直放着他最看重的一幅画作:徐悲鸿的《醒狮图》。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而他的藏品都收藏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这座美术馆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地段,是文化艺术界的一张“名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喜玛拉雅美术馆大堂
在投身艺术产业前,戴志康活跃在金融和房地产行业。1987年,戴志康毕业于被誉为“中国金融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毕业后,他在银行工作了几年。1992年,他创建证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海南富岛基金,一举筹得6000万资金,那一年,他28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证大集团旗下控股和参股、以及曾经重点参与的一些企业和地产项目
之后,戴志康试水房地产业,他先在杭州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过,他真正在业界一举成名,是在1999年转战上海后。在浦东,戴志康先后开发九间堂、大拇指广场和喜玛拉雅中心。据当时的胡润百富榜单统计,2002年,戴志康将上海浦东联洋社区商业广场命名为大拇指广场后,他的资产达到10亿;2003年,他出资1.5亿收购上海世纪,其资产上涨至15亿;2004年,上海世纪正式易名上海证大,其资产17亿;两年后,资产达到26亿;到了2007年,戴志康的身价首次突破百亿,当时与陈天桥家族和李宁在百富榜并列第65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恺撒《大拇指》雕像
戴志康对艺术的投入,正是从那几年开始的。
2002年,他以300万元购得恺撒《大拇指》雕像,这也是“大拇指广场”的命名由来。两年后,他第一次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赞助人的身份去展览现场,与他同去的是许江、范迪安这样的艺术圈大佬。威尼斯之行,让戴志康深受触动,回国即在大拇指广场开了第一家美术馆——证大现代艺术馆,它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前身。为此,他一掷千金。据悉,证大现代艺术馆当时的预算高达5亿元,是原计划的10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而集结超五星级酒店、美术馆与高档办公楼的上海喜玛拉雅中心,足足耗去了他近30亿元资金与10年光阴。有传闻称,戴志康原来计划投入10多亿,但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却给他报价25亿。“为了喜玛拉雅,我提前预支了当时所有的钱。”他说。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喜玛拉雅美术馆
2013年4月,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30亿花完,只是戴志康“精神家园”建设的开始。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喜玛拉雅美术馆藏宝楼
接下来的烧钱速度一点也不比建场子烧钱要慢。第一个是每年3000万以上的美术馆维护开支。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喜玛拉雅美术馆内景
第二个是高级别展览引进的开支。开馆后的几年里,喜玛拉雅美术馆先后引入原研哉设计展、隈研吾个展、荒木经惟个展、肖恩·斯库利个展以及迈克尔·克雷格-马丁个展等国际级别大项目。据说这些大展项目加起来烧的钱也在5000万左右。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戴志康藏龚贤《静壁飞泉图》(局部)
第三个最大的开支,就是戴志康在拍卖市场的大手笔。他在拍卖市场上购买的艺术品总价值已经超过10亿。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喜玛拉雅美术馆
经过多年的运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已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民营美术馆之一,并入围文化部全国15家重点美术馆行列。戴志康曾说:“我从没想要放弃美术馆,只要公司不倒闭,美术馆就一直开着。”
走进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位于上海浦东喜玛拉雅中心顶楼的中式庭院办公室,徐悲鸿的《醒狮图》赫然入目。
这是他最看重的一幅画作。
1999年,证大集团进军房地产,戴志康先后开发九间堂、大姆指广场、喜玛拉雅中心等以“中国文化元素”为标榜的建筑。
2006年,他创建证大当代艺术馆,后将其更名为喜玛拉雅美术馆。
面对戴志康在文化产业链的疯狂投入,资本市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就像1990年代他玩转苏常柴6-7年,豪取逾2亿元利润。
也有人认为,戴志康的文化地产版图,完全是为了兑现个人情怀,令上海证大(00755.HK,即证大集团地产业务公司)屡屡错失快速发展良机。作为一个生意人,将个人理想“凌驾”于资本利益之上,戴志康正走在一条错误的致富轨道。
“投资做得最好的人,不是财务专家,而是艺术家与哲学家。”戴志康回应。至于自己在文化地产的商业逻辑,未必有人“看得懂”。
戴氏文化地产逻辑
“凭心而论,证大集团每个文化地产项目还算成功,但公司整体发展速度被拖累了。”戴志康说。
戴志康对2000年西式建筑风格风靡一时的态度,是鲜明的。
他至今还认为,那些用塑料做成的仿罗马风格拱型门,自己看了会感觉破坏风水。
他说,以前自己穷时就想发财,等发了财(1990年代发起国内首只私募基金——富岛基金并投资苏常柴,积累数亿财富),就特别渴望过美好生活。首先是想住一间舒适的大HOUSE(别墅),但上海找不到满意的,干脆就自己开发具有江南风格的九间堂;有了大HOUSE,自己想周边有个社区,就造了大姆指广场;有了社会,自己又觉得没有茶馆、剧院与美术馆,就仿佛住进文化沙漠,喜玛拉雅中心就这样诞生了。
这座集超五星级酒店、美术馆与高档办公楼、融合东方吐纳文化底蕴的喜玛拉雅中心,足足耗去戴志康近30亿元资金与10年光阴。
起初,戴志康认为投入10多亿元足够,而当日本建筑行业泰斗——矶崎新递来一份高达25亿元的建筑预算时,他毅然决定埋单。
仅证大当代艺术馆(后更名喜玛拉雅美术馆)的预算达到5亿元,是原先预算的10倍。
远超预算的投入,一度令证大集团资金链捉襟见肘,当时戴志康自掏腰包购买证大集团旗下别墅资产,补充现金流。
为了实现财务平衡,戴志康只能选择妥协。将喜玛拉雅中心约50%设计做到地下,配合上海地铁七号线开发,以此得到银行贷款支持。
戴志康并不指望别人能“看懂”自己在文化地产的商业逻辑。从财务数据而言,喜玛拉雅中心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10多年就能收回所有投资成本。但文化将给喜玛拉雅中心增值多少,他说20-30年后,才能知道答案。
他说,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100亿变200亿,200亿变500亿,对他而言都是一回事,如果能把100亿元换成另一种东西,令人无法估值,则是更高深的财富境界。
喜马拉雅中心的地块,是1998年戴志康以低廉价格收购。如今的高地价,能否继续支撑戴志康的商业逻辑,是个未知数。
“凭心而论,证大集团每个文化地产项目还算成功,但公司整体发展速度被拖累了。”戴志康说,未来的项目将“集合”九间堂别墅、大拇指广场、证大丽笙大酒店与喜玛拉雅中心的文化理念与经营特色,进一步做大规模效应。
换言之,其他开发商通过开发10个项目所赚取的利润,戴志康要用一个“集合”项目全部赚到。
2010年2月,戴志康旗下的上海证大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三家大型公司以92.2亿元竞得上海黄浦区外滩金融集聚带8-1商业商务用地,创造当时的外滩地王。这个外滩项目,是戴志康“集合项目”的试验田。按规划,其建筑体量是喜马拉雅艺术中心的三倍,为了尽快收回投资,项目开发时间仅有后者的1/3。
然而,资本还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2011年底,戴志康抛售这个外滩项目相应股权。他说房地产宏观调控与银行信贷承诺没能及时跟上,是功亏一溃的主要原因。
他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与自身体量相当”的项目。毕竟,再有高超资本运作技巧的资本大鳄,也有屈服于资本的那一刻。
去年底,戴志康一度想将外滩项目规划,移植到上海北外滩区域。当有竞争对手的土地竞标价高出自己30%时,他决定撤离。
最终,戴志康“集合项目”的试验田,花落南京。去年6月,上海证大旗下全资公司证大滨江及嘉联国际出资11.69亿元,中标购得江苏南京一幅商办综合用地,打算建造一座大拇指广场。目前,戴志康一直在主导这个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
有人说,戴志康的集合项目,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把文化地产与社区概念融合,等于给自己一个更高盈利空间。
“老实说,我不知道有这些评论。”戴志康回应。但他自认为,即使在西式建筑风格风靡一时期间,总有投资者愿意给文化地产埋单。
不碰当代艺术作品
到目前为止,他唯一出售的古典字画,是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收购时价格为1500-2000万元,最终卖了1亿多元。
近年,当代艺术作品收藏投资热火朝天,涨幅堪比房价,戴志康却袖手旁观。
他说,当代艺术是西方概念。当他意识到“过去3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一直是由西方定义并批判的”,他就决定不碰当代艺术作品。
戴志康策划今年喜玛拉雅艺术节,确定四项艺术展演:“意象”主题展、“谭盾新作《武侠四部曲——复活》中国首演”、“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乐汇”和 “Live House深海电音派对”。
他甚至希望观众带着睡袋到喜玛拉雅中心,参加“24小时艺术夜未眠”系列节目。
同时,戴志康对中国古典字画的投资,一发不可收拾。
从《文征明山水手卷(局部)》、龚贤的《静壁飞泉图》与《人马图》、徐悲鸿《醒狮图》、李可染《韶山》,到64页一套的乾隆书法,黄道周、董其昌、王原祁、任伯年的字画作品……戴志康都收入囊中。他自己估算,目前喜玛拉雅美术馆的中国古典字画总价值超过10亿元。
到目前为止,他唯一出售的古典字画,是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收购时价格为1500-2000万元,最终卖了1亿多元。不过,戴志康强调,售画是因为有收藏家朋友愿拿两幅“更好”的字画作品来交换
采访最后,
“很缺钱,收藏家永远缺钱,因为见到一个好作品,就想买下来收藏。”戴志康说。仅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年经营维护成本,就达到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