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江苏省内各地不少农副产品都进入采摘期,田间地头,到处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徐州:“树上猕”“走心甜”“蓝宝石”助力村民致富 ]
在徐州睢宁姚集镇的万亩优质果猕猴桃示范园区内,果农贾飞家的猕猴桃今年又迎来了大丰收,产量预计在六万斤。贾飞说,为了让猕猴桃的口感更好,我们推迟采摘时间,这样甜度更好一点,预计到九月底十月份的时候再采摘。
除了猕猴桃,烟福3号、2001等晚熟苹果也已经开始“上色”,预计10月初就能上市。苹果种植户孙荣州介绍,140亩地定植11000棵苹果,喂有机肥,这样苹果的口感更好、上色也好。
随着水果陆续成熟,当地农业公司也主动出击,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帮助果农推销优质产品。
徐州丰姚农业发展有销部经理黄月红介绍,刘集的苹果有一个特点就是外表不好看,但是内质口感非常好。针对这个特点,我们注册了“走心甜”的商标。此外,因为猕猴桃是挂在树上的,我们注册的商标是“树上猕”。
除了常见水果,当地还引进试种成功了欧亚葡萄品种甜蜜蓝宝石,又叫酒窝葡萄。这个品种的葡萄,不仅果肉饱满多汁脆甜、无籽无渣,而且营养价值也比普通葡萄至少高出十倍。
睢宁县梁集镇北河村葡萄种植户薄宏源介绍,今年一棵树初步挂果,正常可以采摘40到5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可以卖到1200块钱。葡萄进入丰产期的时候,亩产可以达到5000到6000斤的标准,产值可以达到15万元。
[泗阳:200亩枣树喜获丰收 小冬枣带来“大甜头”]
在宿迁泗阳里仁乡朱家圩村的一处冬枣基地,一颗颗、一串串红润润的枣子压弯枝头,村民庄恒霞告诉
庄恒霞跟
目前朱家圩村冬枣种植总面积已达500亩,村里还成立了冬枣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户收入从单一的种植收益向“土地租金 股份分红 劳务工资”的多元模式转变,让更多农户在“小冬枣”上尝到“大甜头”。
里仁乡朱家圩村党支部书记张克林分析,今年能够收获20万斤枣子,大概产值在60万元。(蒋岚 徐州台 泗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