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资本第一县”的江阴市,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河湖海联运换装的天然良港,因地理位置优越,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素来发达。2018年,江阴市荣登“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首。
“诚信法治,有助于打造最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江阴市检察院秉承“跳出检察看全局,服务民企有举措”的工作理念,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等手段,当好民营企业的“守护者”,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精准把握界限当好“守护者”
前不久,江阴市一汽车修理公司负责人袁某遭遇了一场“大麻烦”。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在检查袁某企业储藏零配件的一处仓库时,发现带有知名汽车集团标志残次品零部件共计238个。江阴市市场监管局认为,袁某行为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遂将该案移送至江阴市公安局,后江阴市公安局对该案立案侦查。
“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怎么就犯事了。”据袁某说,他是从该汽车集团下游生产供货厂家处购买的残次品从而进行销售。
到底是涉嫌刑事犯罪还是属于民事纠纷?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袁某销售的带有该集团格栅虽然是下游厂家擅自出售的残次品,但其有该集团的生产授权,其格栅残次品也应当视为取得了授权。下游厂家擅自出售上述产品有双方签订的民事合同予以调整,而袁某的行为不属于“两高”司法解释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形,因此不构成犯罪。
“本案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犯罪案件。”通过立案监督防止司法机关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避免案件不当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是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责。
2018年12月5日,江阴市检察院依法向江阴市公安局发出了《要求说明立案理由通知书》。2018年12月25日,江阴市公安局对袁某、赵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依法撤案。同时,江阴市检察院对相关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引导其依法、诚信经营。
惩防并重送上“定心丸”
“黑恶势力是危害企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破坏营商环境。”近年来,江阴市检察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强行收取“保护费”、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扰乱企业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企业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焕发活力。
“当初我们中标后,他们三天两头就上门来找麻烦,想方设法阻止我们正常施工,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江苏某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地民营企业,去年6月,杨某等人屡次到其施工现场以施工方质量不合格、手续不全为由,通过停放挖掘机等方式阻扰该企业正常施工,损失3万余元。此外,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举报等方式,强迫两家民营企业高价向其购买葡萄及烟花,总计收取近2万元。(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