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蒲松龄曾作《煎饼赋》记载 " 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 做煎饼古已有之,在宁阳县东庄镇便有个远近闻名的煎饼专业村南山阴村,全村 90% 以上的家庭从事煎饼加工业,户均年增收 5 万多元,小小煎饼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
在煎饼合作社,村民使用李勇设计制作的全自动煎饼机摊煎饼。
村里有做煎饼的传统,一直是自给自足。1986 年的出生李勇也是村里摊煎饼大军中的一员,但爱动脑筋的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觉得纯手工摊煎饼产量很低也费事,便开始研究自动化摊煎饼的机器。从小就对机械比较爱好的李勇经过不断尝试,终于研发出了半自动煎饼机。李勇告诉
" 其实,当时做这个机器主要是因为我手工摊煎饼久了感觉很累,就想着怎么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加上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了,我就想即使是农民,也得想办法依靠科技的手段改良下技术,于是就产生了发明个东西代替人工,让效率提高些的念头。" 李勇告诉
" 现在这台机器比起以前的可高级多了,真正实现了自动上糊,自动刮糊,自动接饼,自动擦油,自动翻饼,自动喷水一条龙服务。而且之前煎饼机是两人看一台,现在的是一个人可以同时看 3-5 台机器,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加工流程。现在一台煎饼机加上磨糊机等配套设施,费用大概在 2 万元,今年预计销售 200 套,这比单纯摊煎饼收入更高。" 李勇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石磊说李勇的煎饼机造出来后,全村煎饼产量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开始产量低,煎饼还能够及时卖出,自从家家用上煎饼机以后,销售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这时石磊下定决心去帮助煎饼户们打开销路。用了 4 年时间,石磊的煎饼销路已经是遍布全省。如今村里散户的煎饼全部由大户每天负责收购,村民们的煎饼再也不用愁运输、愁销售。
2017 年村里换届选举,石磊当选为村主任,李勇当选村委委员,上任后的石磊和李勇继续在煎饼上做文章。为了打开更广阔的煎饼市场,2018 年,在李勇和石磊积极推动下,南山阴村成立了煎饼生产合作社,联合村里的大户共同扩大市场,并注册了 " 玉女湖牌 " 商标,还对煎饼进行深加工,如今煎饼产业越做越大。现在,市场从周边扩大到省内,村里每天卖出的煎饼达到 2 万斤,旺季时候能卖出 2.6 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