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份中旬的时候,华为突然曝出了准备了长达7年之久的操作系统备胎——鸿蒙系统。根据一份儿来自鸿蒙系统开发工程师的PPT照片中显示,这款华为独立研发的操作系统使用的是Linux内核,并且还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随后又有开发者透露华为的方舟编译器也在为鸿蒙系统做铺垫,而经过方舟编译器编译过的软件的速度可比安卓系统提升60%。之后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也亲口爆料鸿蒙系统已经打通了手机、电脑、汽车等等平台,鸿蒙系统最快有望在今秋8、9月正式商用,在华为设备中全面普及。虽然许多用户并不知道鸿蒙系统到底怎么样,但是有不少用户都跃跃欲试,想要体验华为的鸿蒙系统。
结果在昨天,华为董事兼任高级总裁的陈黎芳公开表示“鸿蒙系统并非为手机而设计,华为也将继续采用安卓系统作为华为手机的操作系统,最近注册的商标也纯粹出于工业用途”。什么?鸿蒙系统并非是为了华为手机而做设计?难道上面的消息都是假的吗?难道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也在说假话?笔者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至少鸿蒙系统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华为会突然改口鸿蒙系统的用途呢?华为究竟察觉到了什么?这背后究竟又有什么隐情呢?
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鸿蒙系统还没有准备好,虽然华为曾表示鸿蒙系统兼容安卓应用,但是鸿蒙系统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完善,尤其是在软件生态上。早前全球最大社交公司Facebook就表示“拒绝华为手机预装Facebook旗下的所有应用”,而Facebook在全球拥有25亿人的用户,没有了Facebook的软件支持,势必也会对鸿蒙系统和华为手机用户造成影响。华为不可能拿出一个软件生态不完整的系统给用户使用,一个软件生态不完整的系统也是不可能打败安卓系统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改口了。华为对外表示鸿蒙系统并非是针对手机而设计的,这也可以让谷歌放下那颗警惕的心,同时华为也会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鸿蒙系统。当然,不到最后一刻,鸿蒙系统也不会就这样轻易的露出底牌,或许它将成为一个永不使用的“备胎”,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