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朗武)10月12日晚22:20,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乡医刘永生正在夜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新中国的生命力、都源自人民。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我们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的深刻内涵。
刘永生在“努力奋斗写”到:生命中任何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辛劳去换取。你得到什么,取决于你付出什么。所以,不要去羡慕那些头顶光环的人,而要学会佩服那些遭受困苦却依旧从容应对的人。
刘永生在“只要认真对待,也可能走成正道”写到: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拼尽全力去做好。你尽了多少努力,人生才会有多少可能。
、
全力以赴,是对时间负责,更是对人生负责。时刻准备着,才不会失去机会抓不住。
若想人生无悔,切莫虚度当前,命运有变数,尽力当永恒。
10月12日晚22:50,刘永生正在修改“牢记母亲的教诲 能帮人时尽量帮”演讲稿。两岁的时候骨折受伤,母亲抱着四处求人,老支书及时送来了乡亲们凑的20元钱。从那时起,就坚定了从医的信念,立志要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看的起病,及时就医。立足岗位,搞好本职工作,学好技术,为更多的村民服务,用鲜活的道德价值观引领新风尚,用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的每一个好人,让更多的好人服务到群众的工作中去。母亲说:你的命是老支书、乡亲们凑钱救的,看着谢家兄弟的情况,让人不知道怎么办?他家要找个对象不容易,结婚没有像样的房子,是不现实的,既然已经答应房子给了他,你还是能帮人时尽量帮,也算是回报老支书、乡亲们的恩情......。
1985年,逢上鞭炮生意好,谢万喜就去华阴学做鞭炮,想带着全村人致富。没成想,回村做鞭炮的时候,出了事故,双手都被炸药炸没了,治病不只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堆债,孩子还在上学,全家就靠妻子种几亩地支撑着。谢万喜虽然没了双手,却志气不短,总想甩了“穷帽子”:“脱贫靠劳动,要有自己爬起来的志气,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如今,谢家兄弟的生活越来越好。谢万喜参加刘永生志愿服务队,“残疾队员谢万喜,样样工作拿得起,身虽残疾意志坚,志愿服务争当先。谢万喜、头一个,夹着铁锨去铲雪,一锨足有十来斤,干起活来不惜力”。谢万喜在敬老院演唱《一壶老酒》、《父亲》,让老人听了心理暖暖的,让老人们感受到党的温暖。“自主脱贫意识强,思想行动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勤劳改变生活现状,争当全县脱贫致富的主力军”。“自从甩了贫困户这帽子,连在村道里走路都能挺胸抬头了。脱贫就好比下雨天一个人跌到了,自己不想起来,来几个人拉你都没用。自己想起来了,努力挣扎一把,来一个人轻轻拉一下,你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