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顾名思义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其实在我国最早时候,用来指示方向的工具叫指南车,可以说指南车是指南针的雏形,指南针是在指南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的较小指示方向的工具。那么指南车是谁发明和创造的呢?
关于指南车的出现,民间有好几种书法,那我们一一来梳理一下。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华夏部落的黄帝和九黎部落的蚩尤打仗争夺地盘。为了打仗的胜利,蚩尤想办法弄了很大的雾气,这些雾气致使能见度非常低。黄帝的队伍在雾气中无法辨别方向,寸步难行,面临着被蚩尤偷袭的风险。这种情况下,睿智的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来辨别方向。在指南车的指引下,黄帝的队伍在大雾中行走迅速,蚩尤的队伍却迷失了,最终黄帝打败了蚩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关于指南车的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周公制造的。相传在三千多年前,越南的越姓部落派使者到周朝拜会并上贡,朝贡结束后越南使者便返回。由于路途遥远,越南使者在返回中迷失了方向,无法确定方向和分辨路线。于是,周公姬旦便制造了指南车赠送给越南使者,在指南车的辅助下他们才得以回到自己的部落。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东汉时期的张衡也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张衡制造指南车的方法并没有流传下来,也无法考证指南车的存在。
无论是黄帝,还是周公,还是张衡,他们的指南车都没有留下原型,也没有留下制造方法,让人无法真实感触到。但在三国时期,却有一个人正儿八经的造出了指南车,他就是魏国扶风(现在的陕西兴平)的马钧。
马钧认为关于指南车的文献记录以及一些说法,应该是有根据的,只是制造的方法失传了。马钧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实际经验,经过夜以继日的反复研究,最终设计制造出了一辆指南车,让传说中的指南车得以再现。
马钧制造的指南车非常灵巧,无论车辆如何翻滚、如何旋转、如何调整,车上木人的手永远都指向南方,而且每次方向是准确无误。马钧让指南车再现,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连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对马钧制造的指南车都称赞有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迈向控制论机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