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2019-10-23 18:43:21

来陕西一定要参观的景点之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绝对要算一个。现在的陕历博门票是免费的,直接用身份证排队就可以领取。不过一般旅游旺季的时候排队都特别长,因为限流所以很有可能排不到票。而且免费领的门票只能参观基础展区,展示唐代何家村遗宝是看不到的,陕历博的镇馆之宝和很多的国宝级文物都在特展里,建议朋友们可以买一张特展票,价格不贵,节省了排队的时间。陕西是15朝古都,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国、秦王朝、西汉、东汉(末年)、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大夏、北周、隋、唐十五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从西周开始,周文王和周武王在西安南郊的沣河沿岸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双子城(沣京和镐京)拉开了西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1140多年的建都史。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的都成,都在这里。虽然唐朝以后陕西失去了其都城的地位,但是依然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埋葬了无数的王侯将相。陕西的帝王陵墓有72座,古墓葬4300多处,这样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使得陕西的文物非常的多,我们陕西人经常开玩笑说,在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农民在地里挖个坑搞不好就能挖出个文物来。虽然这个说发有点夸张,不过也说明陕西文物大省的一个地位。

上个世纪70年代,周总理来西安视察工作,当他参观到当时还位于碑林博物馆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时,看到无数的国宝级文物竟然陈列在这样简陋的博物馆里,并且很多文物因为地方有限杂乱的堆放在仓库里。回去后他就向中央提议在陕西建立一座新的博物馆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于是国家投资1.44亿元建造了现在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由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座仿唐宫殿建筑群,空间布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角崇楼的建筑布局。现在收藏有馆藏文物37.5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国家一级文物八百多件。以西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和唐墓壁画等四类精品文物而闻名于世。

一进门就是序言大厅,大厅里有两头站立的狮子叫顺陵走狮,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陵墓前的镇墓石狮,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先后三次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了追封,直至“孝明高皇后”狮子和狮子的雕刻艺术最早是从阿富汗传过来的,所以这个狮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而且走狮的形象非常的少。

在大厅里大家还可以看到当年唐长安城的地图了,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由隋朝非常有名的一个建筑设计师宇文凯设计,以朱雀大街为中心的南北方向11条大街和东西向14条大街将长安城分成了108个坊,当时的街道非常宽敞,朱雀大街的宽度为155米。唐长安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

蓝田猿人:这里展出的是距今115万年的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它发现于蓝田县公王岭。这是一位年纪约30岁的女性猿人的头骨,蓝田猿人是目前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脑容量为780ml只有现代人脑容量的一半。我们看到的这些展出的石头就是蓝田猿人使用的工具,这些石器制作简单,加工粗糙,是人类早期制造工具的代表,因此这段时间被史学家称为旧石器时代。

大荔人:大荔人生活在距今18-20万年前,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智人化石,脑容量1120毫升,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这一时期的工具比蓝田猿人制造的工具要细致的多,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重要过程。

老官台文化发现于华县,距今有8000-7000年左右历史,人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小米)之类的农作物,并且开始饲养家畜,过着安定的聚落生活。

三足钵是老官台文化最为典型的陶器,陶器的发明为人类的熟食提供了烹饪工具,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也是瓷器的一个发端和起源。

人面鱼纹盆和尖底瓶属于彩陶,它们1955年出土于西安的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仰韶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代表,距今约7000-5000年,因为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的彩陶文化中包含大量的动物形纹饰,比如鱼、鹿、蛙等,其中以鱼纹最为典型,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大多数都是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的,很像是一种特制的葬具。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案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的仪式。

骨雕人头像:1982年出土于陕西省西乡县何家湾村,也属于仰韶文化的代表文物,那个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用动物的骨头制作自己所需要的骨制品和艺术品,比如骨针,骨锥,骨项链,骨耳环等。这个骨雕人像五官清晰,比例准确,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雕刻艺术品。

我们现在所说的周不仅仅指的是西周,它包括周族,周方国和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周人是后稷的后代,他们善于农耕,之前是商国的属国周方国,牧野之战之后,周武王大败商纣,建立的西周王朝在沣河两岸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子城”丰京和镐京。

中国最早成型的文字就是甲骨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周代用于占卜的卜骨。古人因为有很多科学现象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于是就用占卜的方式来测算吉凶,先在牛的肩胛骨或者龟壳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再用艾草点燃在骨的背面进行熏烤,根据受热后的裂纹形状来判断吉凶,并且把占卜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

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是铜、锡和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而得名。当时的祭祀和战争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青铜被大量的用来制作武器和祭祀用具。陕西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和造型非常的多。鼎本来是一种炊具,周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要用于维护宗法制度,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也要有明显的差别。相传大禹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所以后来国都定在哪里,九鼎就放在哪里。鼎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一般的官吏三鼎。楚庄王就曾经向周定王的大臣王孙满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表达了自己欲取代周天子称霸中原的意图,后来人们就把篡权夺位的行为称为“问鼎”于是就出现了“问鼎中原”“定鼎天下”“一言九鼎”这样的成语。

多友鼎:1980年出土于长安县斗门镇。多友鼎属于国宝级文物,上面铸有铭文279个,讲的是周厉王时期的大将多友率兵出战猃狁(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匈奴)多友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打了四场胜仗,杀敌350人,俘获23人,缴获战车127辆,救回了被俘虏的周人。收复被侵占的土地从而得到周厉王封赏。多友于是铸造了这个鼎来纪念这件事情。

五祀卫鼎:1975年出土于岐山县,上面装饰有变形的兽纹,内有铭文207个字,讲的是西周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土地纠纷的官司。为考古学家研究当时的土地政策提供了史料。

西周编钟:编钟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属于打击乐器。乐器和礼器一样,在当时贵族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古代豪门贵族吃饭的时候要奏乐击钟,用鼎盛放着各种珍贵食物,所以人们常用钟鸣鼎食形容富贵人家的奢侈排场。这套编钟一共有八个,是我国现存西周编钟中个数最多的一套。

秦:秦人的祖先最早居于东海之滨(山东沿海地区),因为助纣为虐而被周王赶到甘肃东部天水牧马。周孝王时秦人的祖先非子从甘肃来到现在的陕西宝鸡为周王养马,因为马养的特别好,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周孝王很高兴,被封于“秦“ 现在的甘肃清水县,这时才有了“秦人”这个称呼。后来秦襄公因为救助周幽王和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到了东周时期,秦人逐渐强大起来。后来到了秦穆公的手里,秦穆公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力大大的增强,他灭掉了秦西面的戎狄部落,扩大的秦国的版图,自己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到了秦献公时期,秦献公最早被自己的叔父秦简公夺取了王位,逃到魏国流亡了29年,那个时候秦弱魏强,秦献公一边流亡一边学习魏国先进的治国之策,后来他返回秦国,夺回王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把都城从秦国的故都雍城迁到了栎阳(也就是现在西安市的临潼区)他的一些列改革让秦国摆脱了弱势,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史称献公新政! 到了秦孝公时期,他任用商鞅,实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农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大幅提高,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一大国,秦王朝!因为战争对粮草的大量需求,农业劳动中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兵器的制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铁器,兵器的制造以及冶金技术的提高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

金釭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构件,发现于秦王朝的故都雍城的宫殿遗址,它的作用是连接房屋的木质结构,中国古建筑木质结构的连接方法,从最早的绑扎法到后来的卯榫结构,中间应该有一个过渡,可能为金属部件连接,金釭的发现证明了人们的推断。它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空白。

铁铲出土于雍城遗址的秦工一号大墓,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铁器之一。它的出土证明当时铁质的农具已经被应用于农业生产。

郑国渠: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主持修建的,韩国当时国力很弱,派郑国到秦国本来是想让他修建的这个大工程消耗秦国的国力,在秦王发现了郑国的间谍身份之后,他很坦诚的告诉秦王,这个工程只能给韩国几年喘息的机会,但是修好之后却能够为秦国建立万世的功业。果然,总长达150公里的郑国渠修好了之后,沟通了泾水和北洛水,灌溉了关中200多万亩的土地,粮食生产力大大的提高,再也不怕干旱的凶年了,为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青铜剑: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是出土的时候剑锋不但没有生锈还是锋利无比,仅从纸上轻轻划过,就能一次划透19张纸。剑的表面镀有一层约10微米厚的铬盐氧化层,从而保证了剑的锋利和不锈,镀铬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在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使用,而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了,实在是让人惊叹,那些工匠在当时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时,如何将铬镀在剑的表层,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其中有一把青铜剑在出土时被发现压在了倒塌的兵马俑下面,已经压的变形了,可是在取出后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复原了,说明秦剑不光锋利,韧性也是非常的好的。这样的铸造技术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先进和精湛的。

杜虎符:虎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要调兵时由朝廷派使者持右半符前往,验合后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这个符铸造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上面有40个秦小篆,意思是:右边的符由君王保管,左边的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里,但凡要调动军队50人以上,就必须要合符才能行军令,只有在点燃烽火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不用等君王王的半符过来会合。直接调兵!这样可以保证军权高度集中,完全掌握在君主的手里。

弩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弩机,它具有射程远,精准度高,穿透力强等特点。小弩用手就可以拉开,中弩要用脚才能蹬开,大弩就要借助机械力量才能射出,普通秦弩的有效射程能够达到150米。重弩的射程可以达到上千米。弓弩手为了不影响射击的速度,所以身上除了弓弩和箭簇并不会配备防身的剑之类的,这就导致他们一旦遇到近距离攻击的时候是没有自卫能力的,所以一般在弓弩手的旁边都会配备持有长兵器的士兵来保护他们。

两诏铜椭量:上面刻有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所颁发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和秦二世胡亥颁布的袭用旧诏的诏书。也叫铜质半斗量。

秦工一号大墓:秦国一共有36位君主,其中有19位都是建都雍城的,也就是现在的宝鸡凤翔一代。时间长达294年之久。他们死后都葬在了雍城的秦公陵园。陵园中一共发现了43座大墓。其中有18座中子形的大墓。我们说的秦工一号大墓是这18座大墓里规模最大的一座。是秦国的第十四代君王秦景公的墓葬,东西墓道长300米,面积5534平方米,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米相当于八层楼的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的古墓,出土文物3500多件,秦景公的棺椁采用的是“黄肠题凑”这种墓葬形式是当时周天子下葬的规格,可以看出当时周王朝的统治力已经相当薄弱了,秦人已经不遵从周礼了。

汉:

由于秦始皇执政后期,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秦二世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攻进咸阳,次年项羽入关,杀了秦王子婴,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汉中起兵占领关中,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刘邦称帝,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继秦国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强盛的封建王朝。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国家平稳之后采取了轻摇薄税与民休息的国策,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并且开通了对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

皇后之玺:它发现于汉高祖刘邦和他的皇后吕雉墓的西侧约一公里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吕后生前使用过的玉玺,它的材质为和田羊脂玉,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政的女性。早年被项羽抓去做了两年零五个月的俘虏,做了皇后之后,她拉拢大臣,保住了自己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这位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在刘邦称帝的八年时间里她帮助刘邦杀了韩信和彭越,对打击割据势力,统一汉朝的政权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为了她日后掌权做了充分的准备。皇后之玺作为吕后唯一使用过的实物资料,所以非常珍贵,为国宝级文物。

鎏金银竹节熏炉: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茂陵东侧的陪葬墓中。熏炉为青铜质地,内雕蟠龙纹,底色鎏银。熏炉的上面被九条龙分三部分装饰,九作为我们数字钟最高的数字,九龙是皇权的象征。根据上面的铭文记载,这个熏炉最早是汉武帝的未央宫中的,后来汉武帝把它赏赐给了自己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和她的丈夫卫青。它雕刻精美,工艺精湛,鎏金鎏银技术高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金属制造水平,为国宝级文物。

燕鱼铜灯:在全国仅出土了两件,一件出土于山西,一件出土于陕西神木,整体造型师一个大雁回首叼着鱼的形象,大雁的腹部是空的,乘有清水,大雁嘴巴下面的两个挡板既可以挡风又可以调节光的方向和明亮程度。燃烧产生的烟可以通过大雁的脖子进入腹部的清水里,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设计的非常巧妙!

汉代瓦当:瓦当就是筒瓦的头,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它能够遮挡两行板瓦之间的缝隙,使得建筑物更加的牢固和精美,也有庇护屋檐的作用,汉代瓦当种类丰富,有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结构精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汉代中期以后,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居多。

魏晋南北朝

东汉灭亡后,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长安为中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的阶段。这个时候因为战争频繁,所以所出土的文物都富有战争色彩,因为人们受战火的摧残,生活困苦,需要在精神上寻求慰藉,所以这个时候佛教盛行。

多面体煤精组印:煤精又称煤玉,是一种不透明光泽强的黑色有机宝石,大约形成于三千万年前。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的独孤信。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是鲜卑的贵族,他容貌俊美,非常注重个人仪表,善于打扮自己,服装总是与众不同,有独孤郎的美誉!这个人不光仪表堂堂,而且他善于骑射,才华出众文武双全。他战功卓越,官拜大司马,柱国将军,官职已经大的无法分封,因为身兼数职,所以研究制作了这样一个多面印,这个印章一共有26个面,其中有十八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上面刻有 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等。他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为北周的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的父亲,高祖称帝后追封为元贞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他也因为三个女儿为三个朝代的皇后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

北周文帝宇文泰过世后他的侄子

宇文护把持朝政,三年内连杀了三个皇帝。独孤信和另一位忠臣赵贵对他不满,想要除掉宇文护,不料事情败露,被逼自尽,享年55岁。

安伽墓:2000年发掘于西安市未央区,发现的地方是西安汉代到西晋时期的长安城的一个主要墓葬区。安伽是北周时期的在长安当官的粟特贵族,生前担任“萨保“的职务,他当时的主要职务是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和定居的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的祭祀活动等等。相当于粟特人在北周的驻国大使。

隋唐盛世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位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取名大兴城,接着灭掉了南陈,结束了南北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隋朝虽然立国短暂,但是它承前启后,影响深远。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开凿南北大运河,为唐代的繁荣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大唐是中国封建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人民生活富足,对外交流开放。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它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84平方公里,是明代西安城的9.7倍。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心,东边为万年县,西边为长安县,两边个有一个市分别为东市和西市。因为东市接近三大内,所以是贵族重臣的宅地。而西市因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已经达到了高峰,所以从西域来的商人都在西市居住,囤货。比东市要繁华的多,也有金市之称。当时有很多胡商和热情貌美的胡姬在这里居住,胡乐胡旋舞昼夜不停。李白在《少年行》中写到:“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进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当时长安城的南北向11条大街和东西向的14条大街将长安城分为了108个坊。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5米,一般的街道也有100多米宽,最窄的也有20多米。坊门早开晚闭,有士兵把守宵禁后禁止出入。这种建筑布局对以后各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日本和朝鲜也纷纷效仿。当时的唐代经济繁盛,吸引了各国的人民来到长安经商或者旅居,在长安的外国人及少数民族约有5万人,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唐文化也成为了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

开元通宝:在唐代以前流通的货币,秦半两,汉五铢都是用重量来命名的,从开元通宝起,钱币改称为宝。开元通宝最早铸造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取开国纪元通行宝币的意思。在唐代流通了几百年,流通时间仅次于汉五铢。开元通宝四个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艺术价值很高。一枚开元通宝称为一钱,十枚开元通宝的重量刚好是一两,所以一个新的重量单位 “钱“出现了。从此人们也把货币称为钱。每十个开元通宝排列的长度相当于唐代的一小尺,12个半开元通宝排列的长度相当于唐代的一大尺,因此它也可以用来计算长度,是我国历史上功能最多的货币。金开元和银开元是不用于流通的,它们通常用于宫廷赏赐,馈赠,吉庆等等。相当于现在的纪念币。

唐代金银器:

唐代因为处于盛世之中,因此物质生活丰富,贵族生活富足,他们日常的生活器具中都有大量的金银器,金银器制作工艺称得上登封造极,因此唐代也被称为金银器时代。建国以来,全国共出土金银器40多批,其中有30多批都出土于西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有900多件的唐代金银器,是全国博物馆中收藏数量最多的。占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唐代金银器收藏的一半。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1970年在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出土了窖藏金银器270件,何家村在唐代的时候是兴化坊的所在地,是王公贵族的居住区,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文物的年代研究判断何家村遗宝的主人应该是唐代尚书租庸使(主管国家税务的财政长官)刘震,而它的埋藏时间应该是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

我们看到的这个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它的造型是仿造我国契丹族的皮囊壶和马镫的形状制成的,壶身的两面通过模压工艺制成了衔杯伏拜的骏马图案,壶身上鎏有一层黄灿灿的金色,所谓的鎏金就是把金和水银制成金汞剂,涂在铜器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能均匀的附着在器物的表面上不会脱落,这种工艺就叫做鎏金。这个舞马衔杯的图案也是很有渊源的。唐玄宗时期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良马加以训练,学习各种舞蹈节目。每年的8月初五是唐玄宗的生日,也叫“千秋节“这一天举国欢庆,上百匹经过训练的舞马,披金戴银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场面非常壮观,当音乐节奏到达最高潮时,舞马就会用嘴叼着盛有美酒的酒杯,送到唐玄宗的手中,壶身上的这个图案正是当时舞马衔杯送酒的场景。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属于国宝级文物。

鹦鹉纹提梁银罐: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纯银制成,鎏金纹饰。上面有鹦鹉纹饰,唐代这类银罐的用途比较广泛,主要作为饮食器具。银罐的罐盖里写着“紫英五十两,石英十二两“可见这个罐子应该是用来盛放炼丹药物的。

鸳鸯莲瓣纹金碗:国宝级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上面的一层的莲瓣中刻得是鸳鸯,鹦鹉,兔子,狐狸和鹿等动物图案,下面一层的莲瓣中是花草图案。里面的九两半是它的重量。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有人以轻换重,是唐代对金银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个碗是先用捶揲工艺把金子加工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在外面錾刻出精细的图案,这种工艺难度非常大,体现了唐代最顶级工匠的技术和才华。唐代的金碗大多为皇帝使用,在出土文物中非常罕见。

兽首玛瑙杯: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国宝级文物,这件兽首玛瑙杯是由罕见的红色玛瑙雕刻而成,兽嘴上镶嵌有金帽,可以打开让酒从杯子里流出来。从艺术特征和材料分析,这个兽首玛瑙杯应该是产自波斯的,后来作为礼物传入中国。这件玛瑙杯从质地,造型和保存的完整程度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同类器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由于釉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所以釉彩就能体现出很多不同的颜色,其中以黄绿青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在唐代以前,大都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到了唐代,这种多彩釉在陶瓷上的广泛应用是唐代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三彩在唐代是一种陪葬的冥器,因为唐代盛行厚葬之风,所以唐三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兴起。制作唐三彩,先是把经过挑选、捶捣,淘洗过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的形状,在经过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烧制,等冷却后,再将铜,铁,钴等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融入铅釉中,上好釉料之后再放入窑内用8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进行二次烧制,加入各种氧化金属的釉料就会呈现出绚丽缤纷的色彩。烧出来后,有人物造型的还要经过开脸,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是不上釉的,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件唐三彩作品就算完成了。

三彩骆驼载乐佣:出土于西安中堡村,属于国宝级文物,是唐三彩器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这件骆驼载乐佣也是唐代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宋元明清:

唐代以后,中国结束了统一的局面,这个时候的阶级斗争和各民族的斗争都非常场激烈。兴起于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辽,金、元、清等政权。一次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也使得中原地区饱受摧残,曾经的十三朝古都长安,失去了它都城地位的同时,经济地位也随之下降。但作为西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它仍然是控制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宋金时期,西安称为京兆府,元代改为奉元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正式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并且沿用至今。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的一种巨大惯性,使得这一时期的西安经济和文化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期的文物主要以体现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为主。

青釉提梁倒灌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属于国宝级文物。它是北宋时期耀州窑烧制的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是我国八大窑系之一,也是宋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始于唐代,北宋时达到鼎盛,到了明清逐渐衰败,它以工艺精湛的刻画青瓷闻名于世。

它的提梁是一只长尾凤,在盖与壶的连接处雕刻有一对正在哺乳的母子狮子。壶身上装饰有蔓草缠枝牡丹花。因为凤凰狮子和牡丹分别为百鸟之王,百兽之王和花中之王,所以它又被称为三王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壶身和壶盖是连在一起的,那么酒是怎么倒进去的呢?在壶底有一个五瓣梅花形的小孔,酒就是从下面倒进去的,当酒加满之后就把它放正,酒就不会流出来了,它巧妙的运用了联通容器液面等高的原理。雕刻精美,颜色漂亮,集科学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耀州窑最成功的一件艺术品。

黑釉油滴碗:国宝级文物,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于结晶釉,这种釉在北宋比较盛行,衰落于元末,其中以建窑最为有名,因为黑色的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有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就系那个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闪闪发光而得名。这项工艺的窑变火候很难把握,只有在温度达到1100摄氏度的时候才能够形成这种晶体,过高或者过低都无法形成,所以只有炉火纯青的技术才能烧制出这样的艺术品,体量这么大的器物更是非常难得。这种油滴釉的烧造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

上一篇:[几位身怀奇才的谋士]

下一篇:[吕布与刘备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既有合作也有斗争]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