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三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创制出的美味佳肴就有历史记载。历经岁月洗礼,晋菜自成体系,不断推陈出新。伴随晋商辉煌,晋菜曾风靡一时,"膳"通天下。小编收集了山西十大最经典的名菜,这十大名菜拿来迎接客人再适合不过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过油肉"在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而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喇嘛肉
喇嘛肉是山西省的特产,著名的山西十大碗之一.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几乎是人吃人爱的家常菜.虽然小酥肉经过蒸制,夹一块入口,却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酱香浓郁,碗底的汤汁浓稠,用筷子搅拌均匀,你会发现每块肉肉都美妙无比!直让吃客狂呼欲罢不能。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汉族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高平烧豆腐
高平烧豆腐是山西省高平市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此菜皮黄肉白,松软筋道,辛辣鲜香,风味别具。
六味斋酱肉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传统名食。太原市六味斋酱肉店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六味斋"的酱肉的品种有酱肉、酱肘花、杂拌、香肠、蛋卷等,风味各异。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烧三鲜
烧三鲜是沁水县汉族特色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佐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葱爆柏籽羊肉
葱爆柏籽羊肉是山西菜菜谱之一,以羊肉为制作主料,葱爆柏籽羊肉的烹饪技巧以爆菜葱爆为主,口味属于葱香味。柏籽羊肉是山西中阳县的特产,素以鲜嫩清香、不腥不膻而闻名,当地人称之为土人参、补心丸。
黄芪羊肉汤
黄芪羊肉汤,是山西省著名的汉族菜式,属于晋菜。以羊肉为制作主料,黄芪羊肉汤的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黄芪羊肉汤的特色:绵烂酥软,浓香爽口,鲜美异常。
酱梅肉
酱梅肉是一道山西的汉族名菜。属于晋商庄菜代表菜,也是晋式第三蒸,因用酱豆腐汁相蒸去腥提鲜而名。大同民间宴席有杏梅肉,则用杏干相蒸,制法略同。
山西小酥肉
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