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六个核桃不补脑被告上法庭,诉讼虽胜,却卖不动了

六个核桃不补脑被告上法庭,诉讼虽胜,却卖不动了

2019-10-23 18:44:38

六个核桃被消费者告上法庭,原因是喝六个核桃并不补脑。

据杭州交通918报道,2019年4月,浙江台州椒江区的张先生受“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影响,在超市买了两箱标注“智汇养生”“益智状元”等字样的“六个核桃”,他觉得“六个核桃”可以增强智力、养生。但他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本草纲目》等资料后发现,核桃仁的功能主要是补肾、润肺、润肠等,并没有“补脑”“益脑”“健脑”等表述。

于是,张先生将超市方和生产商养元智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生产商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要求超市方和生产商养元智汇公司退还货款,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近日,法院以依据不足为由,驳回了张先生的诉讼请求,并指出“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不违反广告法规定。

庭审中,超市一方认为其没有对该产品的外包装进行加工修饰,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且本案中张某购买的产品无质量问题,没有任何经济损失。

被告养元智汇公司称,“六个核桃”是一种普通饮料,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功能,但不是保健饮品。同时,罗列了三条理由:“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并未明示或暗示“六个核桃”具有保健功能;“六个核桃”产品已广受消费者知晓和认可,该广告语不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造成实质性影响;广告语经有关部门审核,不存在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行为。

8月22日,椒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告判决结果。法院审理认为,“六个核桃”“智汇养生”“益智状元”均系被告养元智汇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而商标是生产者、经营者用来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并非广告用语。涉案产品使用上述注册商标,不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该产品能“补脑”“益脑”“健脑”的错误认知。

法院认为,相关广告语已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定,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张某查阅的资料并无明确记载核桃仁有“补脑”等功效,并不意味着药典就肯定食用核桃仁不会起“补脑”作用。张某仅凭资料中关于核桃仁的功效,就断定核桃仁不具备补脑、健脑功效,从而认为涉案产品存在虚假宣传,依据不足。椒江区法院认为张某所提诉讼请求没有依据,因而不予支持。张先生未提出上诉。

查询中国裁发现,这并不是养元饮品第一次因为涉嫌虚假宣传、构成欺诈被告上法庭,2015年至今可查询到6起民事诉讼,上诉人中有普通民众、有职业打假人,还有连锁超市。但是,这些诉讼都有一个相同的命运,多地法院均驳回了消费者的起诉,认为其对广告语或商标理解不当。

诉讼虽胜,但是近年来养元饮品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自2015年创下营业收入91.2亿元的纪录后,养元饮品的营收连续三年没有突破,如今公司更是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难题。

近期公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养元饮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其中实现营业收入34.56亿元,同比下降16.98%,扣非净利润为10.26亿元,同比降幅9.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5亿元,同比下降60.83%。

值得注意的是,养元饮品一路走来都是施行“大单品”战略,核桃乳在营收上占绝对优势。根据近5年年报显示,养元饮品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核桃乳贡献的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90%,且连年递增,2018年高达98%。

多年来,养元食品的研发投入占据公司总营收的占比还不到0.1%,直到2017年研发费用才突破千万大关。在2018年养元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了2146.31万元,同比涨幅达到了93.31%。

整理

上一篇:[平阳: 引金融“活水” 润小微企业]

下一篇:[六个核桃不补脑啊:男子把六个核桃告上法庭,结局很尴尬]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