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赤峰: 主打“三张牌”巧做“牛文章”

赤峰: 主打“三张牌”巧做“牛文章”

2019-10-23 18:45:59

盛夏时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镇尚申毛都嘎查牧民布仁特古斯家的1300亩草场满眼翠色,划区轮牧的牛群正在悠然地吃草。6年前,布仁特古斯卖掉了土种牛,养起西门塔尔牛,如今基础母牛已发展到40头。“这种优质牛长得快,产奶量高。”去年他家仅靠牛奶一项就收入12万元。

布仁特古斯养牛为啥能赚钱?因为他养的西门塔尔牛既能产奶又能产肉。他算了一笔账:从产肉上比,同样是300公斤的架子牛,经过10个月左右舍饲育肥后,优质牛比土种牛能多长150公斤肉;从产奶上比,优质牛比土种牛每头每天能多产10公斤奶,150天的产奶期就能多产1.5吨,能多收入5200多元。去年他家把牛奶加工成奶食品,一块7两重的奶豆腐就能卖到30元,一头母牛一年下来,光牛奶收入就能达到1万元。

布仁特古斯能发“牛财”,源于赤峰市持续实施肉牛产业专项推进工程。今年,市里继续保持每年500万元以上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肉牛产业的发展。市里着力打好优质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三张牌,推进肉牛产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据行业监测,今年6月末,全市存栏肉牛210.4万头,居自治区前列。赤峰市计划到2022年全市肉牛存栏达到230万头,肉牛改良率达到97%以上,实现育种、繁殖、推广、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杂交改良和良种繁育,推进了肉牛产业的优质化发展。今年上半年,赤峰市已招标采购优质冻精135.6万支,完成肉牛改良配种41.3万头;新建牛冷配站30处,使全市肉牛标准化冷配站点累计达到1700处以上。这种以牧繁农育、北繁南育为主的西门塔尔牛繁育体系,促进了基础母牛的扩群增量。眼下,赤峰种公牛站迁址扩建项目正在筹建中,这个总投资规模亿元以上的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肉牛品种改良提供优质冻精保障。目前,赤峰市农牧局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昭乌达肉牛”育种工作稳步推进,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昭乌达肉牛”验收命名。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肉牛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去年,圣泉生态牧业公司在翁牛特旗启动了万头肉牛集储中心项目。这个集肉牛养殖和销售市场于一体的项目建成后,可一次存栏1.4万头肉牛。每年旗里出资800万元与企业联合育种,仅2017年和2018年两年,就实施西门塔尔肉牛冷配4.6万头,胚胎移植1990头,每年带动2000多户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去年,全市创建肉牛标准化示范场16个,落实69万头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肉牛生态家庭牧场31个,新建年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小区11个,完成订单生产育肥肉牛40万头,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

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了赤峰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去年8月,“赤峰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成功,赤峰市先后有“阿鲁科尔沁牛肉”“巴林牛肉”和“翁牛特旗牛肉”等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标志着赤峰牛肉进入市场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这些地产牛肉肉质鲜红、大理石花纹丰富,深受顾客欢迎。“中敖牛肉”“独伊佳”“食乐康”等牛肉产品已驰名全国。如今,全市有中敖食品等7家规模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已具备肉牛年屠宰加工37.7万头的能力。去年,全市出栏肉牛118.5万头,牛肉产量20.1万吨,一个振兴乡村的重要产业正在形成。

上一篇:[【见证七十载·草原新发展】从实际出发 赤峰小庙子村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下一篇:[赤峰市18.7万贫困人口搭上产业脱贫快车]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