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视觉中国、黑洞占据各大平台的热搜榜而一夜成名,“视觉中国”的股价也因此事件影响跌停,自己也陷入一个巨大的舆论黑洞
股票开盘直接跌停
视觉中国的股票也受到直接的影响。今天视觉中国开盘跌停,跌停板封单逾4000万股,视觉中国20亿市值灰飞烟灭。被股民调侃:世界上第一个“黑洞”跌停板
据悉,在11日事件刚开始发酵的时候,尾盘时成交量突然放大,可能是因为觉得视觉中国知名度大增……昨天尾盘杀进去的,今日全被埋了。巧合的是,今天视觉中国迎来巨额解禁。能络都在怒怼的上市公司其实不多,上一个是长生生物,已经从A股退市了。
欧洲南方天文台: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与我们联系
还记得昨天,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言之凿凿地说,他们获得的黑洞照片的版权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以下简称ESO)。
打脸来了!欧洲南方天文台在回复
国家版权局也出手了
据国家版权局最新消息,近日“黑洞图片”版权问题引发关注。国家版权局重视图片版权保护,依法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国家版权局将把图片版权保护纳入即将开展2019”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图片市场版权秩序。
起底视觉中国版权生意
据企查查数据,视觉中国涉及的诉讼纠纷多达138份,案件案由绝大部分为侵害作络传播权纠纷。
据知名商业摄影师告诉新京报
对此,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葛律师表示,将国旗国徽作为限价图片的行为有损国旗、国徽的尊严。我国《国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国徽法》第十条规定:“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一)商标、广告;(二)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三)私人庆吊活动;(四)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不得使用国徽及其图案的其他场合。”
毛利率高达63.73%,视觉中国依托版权而生
视觉中国2017年年报显示,视觉中国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对图片、视频的需求激增,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已经在内容生产、内容传播、版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公司自行研发了鹰眼(图络追踪系统),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络上的使用情况,更好地锁定潜在的客户并满足其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实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有超过84%的增长;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4%。
2018年三季报显示,2018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视觉中国合并层面营业收入70122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06万元,其中占上市公司总收入 81.81% 的公司核心主业:“视觉内容与服务” 实现营业收入57369万元,同比增长34.48%,核心主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2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某从业十余年的注册会计师对新京报
毛利率高达63.73%,总市值高达196.2亿元的视觉中国,成也版权,败也版权。
尊重著作权,不意味要“尊重”视觉中国的经营方式;吐槽视觉中国,也不能损害来之不易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
视觉中国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以保护之名实施著作权侵权,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权人实施欺骗、讹诈,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权人已经开放版权,视觉中国却假模假式对外收费,事实上视觉中国将大量海外开放版权的照片“占为己有”;二、视觉中国搞碰瓷式的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动辄要求签订包年合同,搞得媒体、自媒体战战兢兢,不敢配图。
从之前随便侵权、盗用图片,摄影师欲哭无泪,到如今全民吐槽视觉中国的“过激”经营方式,这说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只是还得探索出著作权保护和传播的权利平衡点,这次讨论是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