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5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络有限公司均获牌,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截止到10月,包括华为、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在国内发布了5G手机,但数量仅仅只有11款,而海外品牌目前仅有三星发布了5G手机友对此纷纷提出疑问:5G元年即将结束,大规模商用要到何时实现?
坦率的说目前的5G依然是处于推进阶段,目前欧洲是络,所以很多厂商都提供NSA手机;但中国市场明年才会大规模铺开,5G手机不应该成为快消手机,双模5G产品大规模商用应该会在明年中期之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 OPPO副总裁、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刘波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就曾表示“从5G的发展来看,今年确实不会是5G爆发的一年,虽然大家投入的资源、宣传很多。真正的元年可能还要到2020年。”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5G技术的厂商,早在2015年OPPO就成立了通信标准团队,在5G标准制定之初就开始5G研发工作。2018年8月28日,OPPO宣布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向着5G手机的商用迈出领先一步。同年12月6日,OPPO首次向全球消费者展出基于Find X开发的5G样机,该样机拥有出色的5G性能。另外至今,OPPO在3GPP中已经递交了超过2000篇的技术提案,是参与5G标准制定贡献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
今年1月14日,OPPO宣布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正式布局“5G+”平台,根据之前的消息,OPPO在申请注册“瑞诺”第9类商标,该商标适用于计算机、笔记本、可下载程序、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具有人工智能属性的人形机器人等等,注册类型是全品类,这表明OPPO的着眼点也许会比预想得放得更加长远,以后将不仅仅局限于手机产品的开发。
从此前的布局来看,OPPO未来会从穿戴类硬件切入loT,如手表和耳机。以耳机为例,OPPO将围绕用户,从健康运动场景的智能手表与耳机产品切入,进而通过IoT开放平台实现家居、办公、运动等多场景、跨场景乃至全场景的渗透,实现5G+等基础的技术应用。目前OPPO已经建立了云服务团队,未来在IoT业务上也会将相关的技术接入云服务,从而降低能耗,提升产品体验。
5G时代的的科技并不仅仅局限于5G科技本身,周边配套科技也非常重要,比如耗电增加是所有5G手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毕竟天线的增多和数据处理量的加大,功耗增加在所难免,因此如何保证手机续航就成为了问题关键,在电池容量迟迟无法突破的大背景下,闪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OPPO毫无疑问走在了行业前沿。其最新发布的SuperVOOC 2.0 超级闪充技术在SuperVOOC领先的基础上,从整个充电平台系统级地进行了全面革新,让超级闪充再次进化。充电功率提升接近至65W,室温25摄氏度环境下,第一次在即将商用的机型上实现了“30分钟充满等效4000mAh电池能量的手机”。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用在了OPPO Reno Ace这款手机上。
从5G标准的制定参与到研发,再到技术方案的完善,OPPO始终以先行者之姿为手机行业在5G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摸索,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提升5G时代智能手机的实际体验,OPPO在闪充等领域不断发力,面对2020年全面爆发的5G市场,相信OPPO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