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不能很好的区分“微单”和“无反”的区别,无反会不会取代单反?“无反”是所有没有反光板的数码相机的总称,“微单”是索尼为旗下无反相机注册的一个商标罢了,所以可以看到“微单”右上角都有一个“TM”,这样竞品就不能再叫“微单”这个名字了。
所以大家会看到佳能会称呼自己家M5为佳能无反相机,实际上都是一类产品,猫叫了个咪罢了,但是一旦别的厂家称呼自己的相机为“微单”,索尼理论上是可以告到他破产的,相信这点大家都能理解。
其次咱们来看看单反和无反的区别,这件事情还要从18世纪说起。都说摄影是艺术的一个分支,那咱们就来探寻一下这个分支的源头。
早在18世纪在银盐显影发明前欧洲便利用单反原理制作绘画暗箱,当时画师利用穿过镜头并由反光镜反射到磨砂玻璃上的投影来临摹绘画。有没有感觉有些眼熟?
再来看看这张呢,不难发现,单反的原理和18世纪时如出一辙。
从这张单反编年表既可以看出单反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60-80年代,各种新功能层出不穷,品牌也是百花齐放,但是光线通过反光板反射到光学取景器、反光板抬起光线进入感光元件这样的原理,一百年来从来没有变过。
而无反和单反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反光板,光线可以直接进入CMOS,同时CMOS还有自动对焦、自动测光、电子快门等等功能;而单反的CMOS仅仅只有曝光的功能。在以前来看,CMOS兼顾这么多功能是不可能的,机器没有这么快的运算速度,所以快门、对焦、测光等等部件各司其职,来保证机器能够正常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就好像之前纺织厂大家都是手工织布,一个厂里有很多织布工人,而现在都是流水化作业,只需要一个工人会按机器按钮就可以了,那么厂长还有必要去雇佣几百个工人么?
所以个人观点,无反取代单反是必然的,我知道肯定有人多人会站出来质疑我的说法,比如说无反电子快门有频闪啊、果冻效应严重啊等等问题,同样的我承认这些问题都存在,现在的无反确实不完美还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反出现到发展到可以和单反抗衡花了多长时间,单反又花了多长时间停滞不前?索尼微单出现之前我们是在怎样忍受牙膏厂一年一年的慢慢压榨我们?大家可以简单对比一下A7一代、A7二代和A7三代的区别,就可以发现无反的发展速度到底有多快,科技解放的不仅仅是劳动力。
当然,无反和单反的区别不止这些,相信很多朋友也会找到其他点来反驳我,单反比无反环境适应性好、耐造之类的,这个我无法反驳,但是我觉得要是给无反一百年,肯定也比单反耐造得多。
达盖尔摄影、古典印相、散页片、边缘打孔胶片、一步成像胶片、APS胶片、CCD、CMOS
毛玻璃取景、旁轴取景、双反取景、单反取景、电子取景
手动曝光、AE自动曝光、手动取景联动对焦、早期自动对焦、相位差自动对焦、反差自动对焦、相位阵列自动对焦、场景模式、APP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机技术也在一直进步,没理由在单反这一站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