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南康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南康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19-10-24 16:42:50

中/赣州头条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干东

今年上半年,家具、电子信息、矿产品、服装等四大非公有制经济主导产业共计实现总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区非公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优化创新环境 全面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南康坚持不懈推进思想更解放、开放更提升,让创新动力更澎湃,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大力实施“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品牌带动”战略。组建全省首个工业(家具)设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家具“设计师联盟”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家具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以“南康家具”区域品牌获批为契机,通过制定家具制造标准、严格准入机制等方式,推广“南康家具”区域品牌+企业商标的“母子”商标模式。截至今年9月,加入南康家具集体商标品牌联盟企业已达179家。

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南康围绕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家具集散地”的目标要求,以资本为纽带加快推进家具企业并购重组、抱团发展,推动家具产业“二次革命”。比如国内最大的板式家具出口企业汇明木业,经过转型升级,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对废旧家具回收循环利用的生产线、全省第一个家具生产无人智能化车间,成为南康家具产业链最完整的生产型龙头企业。截止今年9月,全区累计完成“个转企”1868户,省级规上工业企业575家。

发挥家居特色小镇创新引领核心引擎作用。通过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设计人才和线上线下“一站式”家居体验购物平台、跨境电商等高端要素,不断转化新技术、孵化新业态,推动南康家具形成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系统化、价值链枢纽化的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吸引了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6家国际顶尖设计机构、30多家国内一线设计团队和设计学校落户小镇,柔性引进100多家设计公司、1000多名知名设计师,转化设计成果3000多个。引进了全球最大的工业管理系统SAP和全球最大的B2B供应链平台SAP Ariba,建成了京东、阿里巴巴全国最大的线上线下品牌家居体验馆,吸引了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家居等国内前3强的家具渠道品牌落户南康。

优化政务环境 打造内陆首个双向开放服务中心

南康创新赣州国际陆港服务平台,高标准打造双向开放服务中心,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优化政务环境,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审批服务。

为企业落地提供“全过程”服务。针对企业落地特别是项目审批环节多、时限长的问题,通过流程重构、容缺受理,一窗办结企业从注册登记、项目审批到报备核准等全过程事项。南康建设并启用了“南康区政”、“赣州通南康分厅”手机办事平台和微信平台,增添了综合服务终端、自助填报终端等自主化设备,形成了实体服务上办事大厅、移动办事大厅、自助终端等便民服,推动政务事项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所需材料,精简各类证明事项94项,保留46项,占比67.1%。并推行错时延时预约服务、证照免费寄递服务。企业注册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6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以内。

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针对原有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办理分散、耗时耗力,将报关、订舱、开证、保险、物流、退税等所有业务集中受理、一站办结,办理时间可从原来的2天缩短到2个小时,实现“一窗办”“最多跑一次”,加速推动“单一内贸”向“买卖全球”转变。

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铸链、补链、强链,打造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跨境云、船代货代等中介服务超市和金融服务超市,集聚高端要素,真正让企业进得快、留得住、发展得好,让南康成为赣粤开放合作的高地、产业转移的洼地、创新创业的聚集地。

优化服务环境 努力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南康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对企业家“亲”上加“清”,在“亲”商中以甘当“店小二”的理念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推进政企和谐。

成立区级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归口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管理,负责常态化受理企业维权投诉和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诉求,同时宣传和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通过维权中心反映诉求,有序及时反映问题,强化各职能部门与维权中心的协同与对接,及时协调解决维权中心收到的各类维权诉求。

定期召开政企协商会。针对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反映的情况,通过召开政企协商对话,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座谈,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共商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区级层面调度解决,做到企业诉求有人受理和解答,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有牵头部门提方案抓整改、抓落实,确保工作措施精准、政策落实精准。同时做好理顺情绪和化解矛盾工作,使政企关系更加和谐。

制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与负面清单。今年7月,南康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与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正面与负面清单各从10个方面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行为进行了规范,划出了底线和红线,鼓励正当交往,打消干部的思想顾虑,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该区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

持续深入推行挂点帮扶企业制度。南康区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对口、干部入企帮扶活动,实现了区乡两级领导、工业园区、规上企业“三个全覆盖”,安排46名区领导、63个安商服务单位与132家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500余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58个。

优化招商环境 铸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南康按照“要聚焦主导产业,铸链、强链、补链,做优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力争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重要要求,南康区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链,围绕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集中力量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带动了配套项目,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不断增强南康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开创南康振兴和崛起新局面。

发挥临港经济区优势,高起点招商,培植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南康抢抓高铁经济带发展机遇,主动对接融入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瞄准5G通信两个重点领域,引进了一批与智能触控显示屏产业链、磁电功能材料相配套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布局了以德普特智能玻璃盖板、“智造谷”、光电智造园三大项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科技园,为迅速集聚一批发展后劲足、科研能力强、亩均产值高的高精尖项目提供承载平台,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应用和高端制造迈进。今年上半年,南康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17.2%。

借助“赣商回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培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南康引进了光伏发电组件、锂电池、特种光纤光缆军民融合等项目建设,布局光伏设备制造、电池组件、高端装备制造和终端应用产品。目前南康已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爱康光伏电池项目建设,项目一期年内竣工投产。策应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整车项目建设,引进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等一批关键核心企业。延伸矿产品加工链条,支持开源矿业引进奥斯麦特炉项目建成投产,引导一批老矿产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不断提升矿产品产业附加值,壮大矿产品百亿产业集群。同时支持开源矿业走出国门,通过技术转让方式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产品市场。

释放政策“红利”,强抓发展机遇,“无中生有”创建了赣州国际陆港。为了破解交通与物流成本的难题,南康抓住苏区振兴《若干意见》利好政策和“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开创性地建成了全国首个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并建成了全国第8个对外开放内陆口岸和首个内陆口岸国检监管区——赣州港。围绕赣州国际陆港和临港经济区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引进一批优质港口物流服务型企业,形成一批新业态新产业集群。按照“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大口岸实现大开放、大产业形成大集聚”的思路,赣州港补齐了赣南苏区对外开放短板,实现了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形成了集通关、检验检疫、仓储、物流、监管仓金融、加工、综合保税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为赣州市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夯实了基础。

2019年9月28日上午,龙泰安冷链物流园一期项目开展集中竣工活动,更是标志着赣州港正式拥有了中国中部冻品储存量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园。10月9日江西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顺得验收落户赣州国际陆港。2019年,赣州港已先后开通了19条内贸路线、4条铁海联运班列、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8万标箱,已经开通中欧班列312列,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成为全国公铁海多式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拉动南康外贸自营出口逆势增长56.8%,突破20亿元。

上一篇:[科技来电:三星注册“Email Plus]

下一篇:[手中的华为手机能更换为鸿蒙系统吗?工程师的回答一针见血!]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