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饮料最受欢迎?除了肥宅快乐水,各种类型的功能饮料也一定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其实,就在20多年前,国内饮料市场刚刚起步,并没有功能饮料这个品类,很多国人头脑里甚至都没有功能饮料这一概念。
但仅仅20年,中国就将这个饮料品类市场,从空白做大到全球第二的位置。欧睿
而对这个市场进行开疆拓土的,正是如今家喻户晓,红遍全国的中国红牛。
1995年,在泰国经商风生水起的华商严彬敏锐地察觉到,开放后的国内社会秩序日趋稳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拳拳爱国之心与潜在机遇让严彬决定回国创业,倾其所有将国人此前从未见过的功能饮料红牛推向全国。在红牛饮料在国内正式上市前,严彬和团队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严彬对泰国红牛饮料的配方进行了调整,并邀请当时的食药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参加技术论证,最终相关部门接受调整后的红牛饮料配方,并为红牛颁发了市场准入的保健食品批文。严彬还亲自出面同一个与红牛商标图案非常近似的“斗牛”商标所有人协调沟通,最终以30多万元的巨款使对方同意放弃此商标的所有权利主张。
1997年7月1日,中国红牛北京怀柔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其次,在推广上,“严彬董事长提出,市场无盲点,逢店必进。尽管当时市场和销售团队只有100多人,但已经形成了8个分公司和10个代表处,构建了围绕经销商服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即使只有两罐红牛,也要放在货架最明显的位置。他甚至在大冬天里亲自带领团队在长安街上给出租车司机送红牛。”中国红牛一位前高管说。
最后,中国红牛投入了大量广告进行产品宣传。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让大众了解自家产品并形成良好口碑并非易事,更何况是一种国内消费者闻所未闻的饮料产品。
从最早的“累了困了喝红牛”,到现今的“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中国红牛一直用接地气的广告语,占据着国内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注意力。在用户眼里,中国红牛的变化可能表面上是广告语的微小改动,但背后,却是一个品牌在中国从0到100亿的进化。
在1996年央视春晚播出第一支红牛广告后,中国红牛又持续投入巨资做广告,重复播放红牛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牛磺酸、赖氨酸、维生素等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组合对人体的帮助的信息。截至2016年,华彬用于广宣等市场教育投入达到了122.4亿元。
2015年,华彬集团正式组建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启动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和运营平台,将红牛、果倍爽、唯他可可、芙丝等国际品牌进行整合运营。2016年底开始运营另一支功能饮料——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如今,采用不同配方,战马品牌却能成功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成为华彬运营的又一支功能饮料10亿大单品,成为行业黑马选手,也为功能饮料行业蒸蒸日上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