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深圳将推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认定, 首批有平湖大围等

深圳将推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认定, 首批有平湖大围等

2019-10-24 16:45:36

南都讯

客家围屋维修运营资金缺口大

南都报道过的客家围屋保护引起人大代表关注。根据2007-2012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结果,原龙岗片区(含坪山、大鹏)共普查登记客家围屋223座,其中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以上的有10座,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58座,历史建筑3座,数量大、分布广,保护状况一般,且对外开放、活化利用率低,亟需全面、系统地开展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

考虑到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客家围屋的维修及运营费用的资金缺口较大。以文物为例,按照文物维修“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据粗略估算,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米的客家围屋,需提供维修经费1200-1500万,仅仅依靠业主或属地政府出资难以为继。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曹伟就建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运作”的方式,通过政府的政策优惠或补偿机制,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和运作客家围屋的保护及活化利用。

但目前受制于客家围屋产权人较多,社会资本协调成本过高;现有的土地政策,社会资本难以获得客家围屋的完全产权等因素,深圳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这个领域。曹伟建议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中历史、文物建筑的征收及收储工作。一方面对已纳入城市更新的客家围屋,充分结合城市更新的优惠政策,实现由更新市场主体负责历史、文物建筑的维修及运营维护,并产权收归单一法人主体;另一方面,应尽快提高历史、文物建筑的征收标准,加强政府对历史、文物建筑的收储工作等。

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认定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客家围屋是深圳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其予以保护和活化是政府、社会和产权人共有的责任和权利。政府部门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政策优惠或补偿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客家围屋的保护与活化,同时还应该兼顾客家围屋产权人的基本权益,实现多赢局面。

对被列为历史风貌区或历史建筑的客家围屋,且被纳入城市更新范围的,2019年2月1日印发的《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规定》中进一步加大了相关鼓励力度,对保留已纳入市政府公布的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名录或市主管部门认定为有保留价值的历史风貌区或历史建筑,且由实施主体承担修缮、政治费用及责任,并将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产权无偿移交政府的,再增加该类型移交用地面积与基础容积率乘积的30%作为转移容积率。对于不移交用地的历史建筑,按保留建筑的建筑面积的1.5倍及保留构筑物的投影面积的1.5倍予以奖励容积。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透露,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认定工作以及相关配套规章文件的制定工作。其中深圳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中拟将平湖大围、香元老围等客家围屋纳入其中,被纳入历史风貌区的客家围屋,即可受益于之前所述的优惠政策得到有效保护与活化。

上一篇:[范中杰任肇庆市委书记 吕玉印任代市长(简历)]

下一篇:[深圳外国语入驻沙井海岸城?网友:假的!为了房价]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