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深圳家长注意啦未来深圳将大力发展教育或建设“高中城”,新增普高学位6万个!▼深圳昨天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发文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之后,深圳出台的首个指导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18个方面40项举措,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针对公办普高录取率下降、深圳学生就读公办高中比例不足50%等学位热点问题,教育部门将通过对现有高中挖潜、建设优质特色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城”等多渠道,推进全市高中学校建设。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
到2022年,深圳将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
由于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也是最年轻的城市,虽然近些年经济发展迅猛,但教育配套等还未完全跟上脚步。特别是深圳人口平均年龄仅30多岁,人口也处于快速增长期,深圳的学位压力正在逐年不断扩大。特别是2019年,深圳有近8万考生参加中考,但公办普高招生计划仅3.5万人,录取率约为43.8%,再创历史新低,远低于北上广其他三个一线城市。这意味着一半的深圳孩子只能选择民办高中、职业学校、出国留学和国际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深圳高一新生人数为7万多人(含职高),但初一新生超过10万人、小一新生达20万人,幼儿园在园总人数更是多达51万人。也就是说,深圳的中考人生将继续增多,扩大公办高中学位建设已迫在眉睫。
▲深圳历年普高录取率幸好,昨天深圳给所有家长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根据教育局最新的《意见》,深圳将通过18个方面40项举措,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聚焦深圳教育发展不足,着力解决深圳教育存在的短板问题,让广大市民子女既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不断促进民生幸福,推动深圳教育走在前列。这份《意见》到底有什么看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回应热点 9大亮点值得期待 首先我们先来划个重点! 都是你关心的 突出问题导向,力求重点突破 一、聚焦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二、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三、扩大中小学规模,解决义务教育和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 四、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 五、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六、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 七、加强教育发展条件保障。南都
一方面聚焦深圳教育发展不足,回应市民关切,压紧压实责任,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总体战略安排,着力解决深圳教育存在的短板问题,让广大市民子女既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不断促进民生幸福,推动深圳教育走在前列;
另一方面更重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上谋篇布局,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激发办学活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
与小编一起来看看《意见》中
都有哪些备受关注的亮点
↓↓↓
那么,这次文件
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发布的呢
改革再出发,建市40年 深圳教育实现历史性飞跃 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建市时,深圳全市仅有小学226所,学生4.5万人,教职工1812人;普通中学共24所,学生1.3万人,教职工877人。到了2019年6月,深圳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551所,在校生220.92万人,教职工20.72万人。
南都2013-2018年,全市财政教育投入累计2675亿元,年均投入446亿元,生均拨款标准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深圳新建中小学学位12.6万个,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8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8万个以上,较“十二五”时期建成学位增加50%以上。
目前,深圳基础教育规模已达210万人,居四个一线城市前列,其中65%为非户籍生,在校生增长比例、非户籍生比例均为全国最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深圳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深圳是全国首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居全国前列,优势明显。近三年高考优先投档率(原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稳居全省前列,并呈平稳上升态势。
南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大会,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种种深圳各界人士又有怎样的看法呢?各界声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说到,如今,中央发布文件要求深圳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目标,然而,深圳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是民生短板。
目前,《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为深圳未来教育的发展勾勒出了新的图景。
尤其就涉及了深圳市民普遍关心的
公办幼儿园建设问题、义务教育
和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臧敦建也指出,《意见》虽然提出要解决大班额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学校的问题关注不够。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马锐雄认为,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需加快建设中小规模配套公办园。
“深圳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公办园占比偏低,2020年实现50%新型公办园的目标,任务艰巨。”马锐雄谈到,深圳市需要在城市更新中预留空间,并加大政府产权的承包园的回收力度,加大建设中小规模的社区配套公办园。同时,加快制定并落实幼儿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培养计划。
《意见》提到,到2020年,公办和普惠型幼儿园达到80%,要求每个有条件的社区原则上至少有1-2所公办幼儿园。对此,市人大代表陈锦花认为,应该对社区进行分类划分,统筹布局。
“如果一刀切,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希望市教育局尽快出台指引。”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深圳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深圳是全国首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居全国前列,优势明显。近三年高考优先投档率(原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稳居全省前列,并呈平稳上升态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大会,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种种深圳各界人士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各界声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说到,如今,中央发布文件要求深圳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目标,然而,深圳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是民生短板。 目前,《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为深圳未来教育的发展勾勒出了新的图景。 尤其就涉及了深圳市民普遍关心的 公办幼儿园建设问题、义务教育 和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臧敦建也指出,《意见》虽然提出要解决大班额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学校的问题关注不够。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马锐雄认为,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需加快建设中小规模配套公办园。 “深圳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公办园占比偏低,2020年实现50%新型公办园的目标,任务艰巨。”马锐雄谈到,深圳市需要在城市更新中预留空间,并加大政府产权的承包园的回收力度,加大建设中小规模的社区配套公办园。同时,加快制定并落实幼儿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培养计划。 《意见》提到,到2020年,公办和普惠型幼儿园达到80%,要求每个有条件的社区原则上至少有1-2所公办幼儿园。对此,市人大代表陈锦花认为,应该对社区进行分类划分,统筹布局。 “如果一刀切,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希望市教育局尽快出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