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深圳国资未来可能会通过IPO、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比率,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来做大做强。尤其是一些还未上市的国资控股公司,将加快其上市进程。”
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案获批 深圳本地股机会几何?
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案获批 深圳本地股机会几何?
读创/深圳商报
受先行示范区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消息刺激,深圳板块本周走势强劲,部分个股如深赛格连续5个涨停,远远跑赢大盘。
《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日前获批。方案提出,深圳将从九大方面进行39项试验探索。本次综改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在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达到4.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5%以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推动85%以上的国有资本聚集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
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案获批 深圳本地股机会几何?
根据统计,深圳国资委目前共有25家直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27家。早在去年,为了缓解上市公司市场风险和一些个股的股权质押风险,深圳国资先后安排专项资金纾困驰援上市公司。
其中,属于商业类国企的上市公司包括:沙河股份、深圳能源、深圳燃气、农产品、深赛格、天健集团、深振业A、深粮控股、特发信息、深圳机场、盐田港、深物业A、深纺织A、特力A、中新赛克、科陆电子、建科院、麦捷科技、通产丽星、深圳国际、湾区发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圳国资委旗下最大的直管企业,深投控旗下一共控股10家上市公司,包括国信证券、深深房A、怡亚通、深高速、深物业A、通产丽星、天音控股、深纺织A,还有港股深圳国际、湾区发展。
不过,深圳国资目前仍有10家直管企业旗下没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深圳水务、深圳巴士、东部公共交通、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创投、鲲鹏股权、特区建发、人才安居集团、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免税集团等。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深圳国资未来可能会通过IPO、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比率,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来做大做强。尤其是一些还未上市的国资控股公司,将加快其上市进程。”
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私募人士分析称,“从行业来看,金融、科技、地产等行业的深圳国资公司机会较大,尤其是一些业绩一般但大股东实力较强的公司,可以通过业务整合和资产注入来提升相关公司的业绩。”
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从三方面布局投资:一、深投控目标世界500强,打造全牌照金控平台+淡马锡式战略产业投资,关注其并购举动。二、深圳国际、深特发为双百行动试点,分别是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的优质企业代表,关注业务整合、混改深化。三、非“一体两翼”的地产领域有多家上市平台,或进行资源重组,建议关注:国信证券、深高速、特发信息,深物业A等。原标题: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案获批 深圳本地股机会几何?
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