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即将迎来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弹指一挥间,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行业与企业发展的轨迹往往是国运的缩影。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诞生适合当时环境发展的典型企业。
近三十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的主力军。在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道”的同时,产业发展也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聚美优品等老牌电商成为行业发展的赢家。
电子商务成就了非常多企业。时至今日公司的主要营收模式仍然为广告、电子商务、游戏三驾马车。
从历史沿袭,往往能够找出未来发展的脉络。
我国电子商务自2016年开始,从超高速增长期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发展期。2019年上半年,我国实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仍高达21.6%,电子商务继续承担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在壮大数字经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创新创业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商品、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30.61万亿元,增长14.5%。随着电子商务就业规模日益壮大,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带动了更多人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
风起青萍之末,大浪淘沙中的电子商务
1991年,第一个连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学被开发出来。当时学校只是想开发一个简单的菜单系统可以通访问学上的文件和信息。
全自20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的基础上,风险资本进产业,各类电站纷纷上交易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7年4月,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1997年,广告主开络广告。
1997年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APEC)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敦促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议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IBM、HP和Sun等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已经宣布1998年为电子商务年。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网上交易成功。
1999年3月8848等站正式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正式步入实质性的商业阶段。、,电子政务(工上上教育(湖南大学、浙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1999年年初,尼葛洛庞帝来到了中国,提出了席卷全球的电子商务浪潮。
这一年春天,马云在杭州城郊湖畔花园建立了阿里巴巴电站。在湖畔花园的一栋普通的民居里,马云对全体员工开始激情澎湃的创业演讲。没有人对马云的目标提出异议,当时的十八罗汉也都是一头雾水。
6月,沈南鹏、梁建章、季琦、范敏创办上机票和酒店预定服务。
11月,李国庆和他的妻子俞渝创建。
同年,邵亦波和来自哈佛的校友创办。
1997-1998年,新浪、搜狐、易四大门户先后成立。
2000年5月,由联想和金山共同投资组建正式成立。
12月,软银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
2000年下半年,打算进行全球扩张的阿里巴巴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马云决定收缩,“回到中国”。他说:“我熬也要熬过这个冬天,我爬也要爬过去,跪着也要活下来”。
2000年以后,我国电商迎来了市场快速成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得益于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进行贸易推广的需求继续驱动阿里巴巴国际站、环、中等外贸B2B平台的发展,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务实地探索赢利模式,并逐渐走出低谷。
以淘宝为代表的C2C平台在打败eBay后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京东、天猫、亚马逊等为代表的B2C模式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络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商品和络消费需求。
2002年初的一天,马云和阿里巴巴COO关明生在玉泉山上喝茶。就在2001年的最后一个月,阿里巴巴的现金流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盈余,当月会员突破百万。当时,马云宣称2002年阿里巴巴要赚一块钱。
2002年10月,阿里巴巴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年底实现全年盈利,当然,不只赚了一块钱。
当当、卓越、贝塔斯曼一场缘起于低价之争的厮杀,民们的眼球。
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青旅在线之间同样展开竞争。也就是在这一年宣布进入了盈利阶段。
2003年春天, “SARS”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与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却在这场灾难的特殊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阿里巴巴做出了两项重大的举动--投资1亿人民币推上交易平,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
两年后,马云的举动取得了成功成为全国最大的个站,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阿里巴巴全面发展的雏形已经基本展现。
12月,携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4年,电子商务领域国际大鳄纷纷涌入,开始与本土企业展开博弈。4月14日,eBay总裁梅格·惠特曼来到中国,表示“eBay将继续投资培育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同时发布新标识“eBay易趣”。
2004年年底,刚刚涉足电子商务不到一年的刘强东决定放弃线下上销售。2005年上半年,他关掉了全国12个门店,全面转入线上。
2005年第一次出现了中资收购外企业。阿里巴巴将雅虎中国收入囊中。8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收购包括雅虎中国站、搜索技术、通讯、广告业务、3络实名服务以及一拍在线拍卖业务在内的所有资产。雅虎出资10亿美元换取阿里巴巴40%股份,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接管。
当时,阿里巴巴在中国B2B市场还未一枝独秀的买卖通支持下仍有一席之地。
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天猫)举办第一届“双十一”促销活动,占领了当年还比较火热的“光棍节”这一天。
时至今日,双十一已成络盛事。
激情和理性平衡,电商发展深水期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渐趋成熟,行业格局渐趋清晰。在B2C、C2C等领域,电商企业发展态势渐趋明朗,行业格局渐趋稳定。
2010年,电子商务融资 “井喷”,当年企业融资超10亿美元上市的市盈率高达103倍,京东非上市融资更高达15亿美元。
最惨烈的搏杀集中在团购领域。据易观国际的数据,中国2010年3月仅有127站,到当年底就已达到近2000家。千团大战之后,不到一年时间,近千站倒闭关门。现在仅剩美团一家,其团购业务也早已转型。
201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其调查的30.8万家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88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2012年8月14日上午10时许,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其认证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从当日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电商价格大战正式开场并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眼球。随后,国美、易讯等其他电商也纷纷主动参战。
这场电商大战,最终以国家监管介入而告终。
2015年4月8日米粉节的12个小时内的销售额为20.8亿元,手机销量为212万台。雷军当时称,小米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垂直电商和第三大综合电商。
2015年,也是农村电商元年。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开始,涉及农村电商的政策文件达12个之多。截止到2015年12月底,阿里巴巴已经在200个县建设了1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到2015年11月份京东已开600个县级服务中心、1100个京东帮服务站,招募了12万名乡村推广员;苏宁在2015年元月才提出农村电商计划,到11月实际已建成10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
2015年7月和9月,黄峥创立的拼好货和拼多多App正式上线,2016年,双“拼”App正式合并为拼多多。
2018年,曾被定义为社交电商元年,异军突起的拼多多,暗流涌动的微商,社交电商的发展有目共睹。
根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预络零售市场规模为9.6万亿元。报告则预估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络零售交易规模的31.3%。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交电商从业者大军中来。
在2018 年淘宝直播月增速达350%,全年拉动的GMV破 1000 亿,进店转化率超65%。淘宝直播共有 81 名淘宝主播年引导销售额过亿元,进入淘宝直播亿元俱乐部,涵盖服饰、美妆、珠宝、母婴、箱包等多个类目。
2019 年,我们进入了“电商直播元年”。
新零售驱动新经济
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认为这是一个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概念。马云曾表示,2017年是阿里巴巴新零售元年。在2017年,各大电商纷纷布局线下,同时线下的巨头也开始布局线上。电商从传统电商、平台电商时代开始向移时代发展,进一步走向社交电商时代。
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成为现代人打破年龄圈层的全民级社交平台。
这两年,短视频成为新的流量红利平台,令渴求用户与转化率的电商平台激动不已。在下沉策略带来的增速放缓之际,抖音超3.2亿月活、快手超4亿月活,短视频成为流量洼地。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用户短视频使用时长占到时长的8.8%,时长占比的增长率是其他品类的3倍,短视频的红利非常明显。从营销角度来看,去年有62%的广告主增加了在短视频直播方面的营销预算。在5G时代到来后,短视频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在一段时间里,淘宝和京东一直被视为电子商务行业的两大巨头。随着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和用户分层渐趋明显,拼多多成为新电商巨头的有力挑战者和胜利者。
随着KOL、KOC的崛起,从流量竞争转向用户竞争,电子商务巨头的用户群体被重新分割和定义。
基于会员制的社交电子商务崭露头角。首家costo连锁店落户上海,给国内零售企业带来更直观的思路和案例借鉴。
传统的电子商务已经度过最初的爆炸式增长期。从2019年开始,海量商品供给的电商模式已经渐趋平淡。基于某个价格区间的高性价比商品,以及更好的购物体验,将考验所有传统企业和电商企业。
以前,零售行业的三要素是人、货、场。
当下,电子商务的核心也许不再是流量,会员络或将是主流。更精准的个人偏好满足,新技术实现利润增长的方式取代了传统零售的增长方式,电商平台更依赖推荐算法和人工智能。
未来,5G、AI等新技术将成为驱动传统零售向新零售转型的基础构件。新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变革动力。
未来如何?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