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在会上发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及有关情况。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30.4万件,占92.8%;非职务发明为2.3万件,占7.2%。截至2017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35.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
自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政策以来,相关的专利申请公开量也取得了硕果。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专利申请初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申请专利4,319件,较2016年增长16.8%;在华申请专利的国家数达到41个,较2016年增加4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我们而言,也要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胡文辉表示。 胡文辉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相继突破100万件。我们以‘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为目标,已积极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铁、核能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他进一步表示,“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强化专利评价质量导向,完善专利统计发布制度,并加大对地方专利质量的考核,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促进专利创造、申请、代理、审查、运用和保护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提升。”
“基于统计数据角度,我认为高质量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体现:第一是专利创造结构性的优化。第二是专利保护和运用水平的提升。第三是企业‘走出去’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指出。
胡文辉指出,2017年,各项统计数据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点:
一是我国专利创造水平稳中有进。2017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提升,分别较2016年增长15.4%和8.2%;
二是国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企业对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5%。
三是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年度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国内企业达到44家,较2016年增加18家,企业专利布局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初具成效。
四是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与国外尚存差距。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2017年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达30个,比2016年增加1个,仅在光学、医学技术、发动机、音像技术、运输等5个领域与国外存在微弱差距;但从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国内仍在29个技术领域中数量少于国外。“因此,我国仍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胡文辉强调。--更多专利实时资讯,就在多多法务知识产权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