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窃听风云”鸣锣开战。上海AWE展会期间,美的集团针对涉嫌侵犯自家知识产权的云米嵌入式洗碗机和TCL凉感柔风空调进行维权。
根据数据显示,直到2017年底,美的共查处行政及刑事打假案件203起,其中工厂案件23起,有力打击了造假源头;共查办刑事案件34起,抓捕44人, 承担刑事责任35人;现场查获假冒产品83993台,零配件及商标标贴249031件;商标侵权索赔案件共计立案974起,结案1020起,集团总投入764万元。这只是美的保护知识产权上迈出的一小步。
尽管上述AWE撤展事件未有定论,但此役透露出来的信号表明,中国家电业的专利意识明显加强。通过专利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既对商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了知识产权,也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如果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儿来得容易,伤害最大的就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基础技术研究和创新的企业。
据人民网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对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局也从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的运营体系和运营平台、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推进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美的国际化必须要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武器。无论是微软、苹果还是三星,全球化的科技巨头们,都会经常挥起专利技术“大棒”,以此来保证技术的创新和全球竞争力。这是任何一个国际化企业必须跨越的一步。
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产权意识,要学会用法律武器,对侵权者说不,这也是对股东、对投资人负责。
在两会期间,李金波递交的和知识产权有关的建议,其实是站在国家科技创新的高度,为所有的企业进行的鼓与呼。
“最近几年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一,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基础性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不足,最终制约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李金波说。
用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中国企业崛起的重要特征之一。科技创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侵权者的成本只需要短短数月,就能复制出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这是对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严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