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火锅,我们想到的首先是我们四川成都的麻辣火锅,如今成都的火锅可以说已经是世界闻名的了,同时还在我国开了很多分分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龙坎"这个火锅品牌吧。
众所周知,"小龙坎"作为火锅品牌被广为人知的原因,是其位于下东大街36号郁金香广场2楼的小龙坎老火锅带来的排队盛况。但同时,在成都乃至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不计其数类似的小龙坎火锅品牌。
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发现,有"成都小龙坎"字样的企业信息有58条。而在商标局网站商标申请查询服务中,2014年到2018年期间,在餐饮服务第43类亦有100多个关于"小龙坎"的商标申请。
面对这种市场乱象,尽管其母公司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出了官方声明:"在大成都范围内仅12家门店",然而在大众点评网上搜索"小龙坎",在成都还是有至少上百个结果。
该负责人表示,"企业在进行商标注册时,也应注意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尽量体现企业特性而不是地名等有普遍性的名称,为工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保护企业商标权提供更有效的界定。未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商标使用的监管和保护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打击商标侵权、仿冒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
郫都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派出执法人员分别对位于郫筒镇、红光镇、犀浦镇的7家使用"小龙(龍)坎"作为店招的火锅店进行调查取证。经初步调查发现,7家商户均未拿到涉及"小龍坎"的商标注册证,且招牌中的文字加图形的LOGO与注册商标近似,并突出使用"小龙(龍)坎"。
在获得"小龍坎"商标之后,仁众的维权行动已经初见成效:在成都的63家侵权门店已改换了门头,不再带有"小龙坎"字样;另有23家商铺在门头字号添加了前后缀以示区别。
仁众律师团队表示:对于在商业活动中以变换方法使用"小龙坎"标识的行为,如果变换后的标识的音、形、义未发生重大改变且容易造成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来源产生混淆,同样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对于构成侵权的,将会继续采取法律措施。仁众已委托律师团队同成都各工商局进行积极沟通,请求对涉嫌侵权的商家进行查处。
据悉,目前市场还是存在一些商家对外打着"小龙坎"火锅的旗号,进行公开的招商活动。仁众律师团队表示:"像这类假托'小龙坎'的名义,对外招商,已经涉及到商业欺诈,不仅严重侵害了商标权人的利益,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对那些因此而加盟的商家而言,还可能涉嫌诈骗罪。"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对于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仁众合法注册了"小龍坎"商标,取得了其有效产权,应当得到法律保护,也应当得到其他经营者的尊重,这是一个基本法律立场。
在'小龍坎'商标提起注册申请之前,即便其他经营主体有合理的或善意的理由在取得了包含"小龙坎"三字的企业字号,也应当在商业活动中秉持"合理避让、规范使用"的原则谨慎使用,避免攀附仁众公司"小龙坎"注册商标的商誉和引起相关公众混淆,否则同样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小龙坎商标事件引起了餐饮行业对知识产权这一块的高度重视,对整个行业长远发展来说是个好事。也让成都火锅行业开始依法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希望成都餐饮能呈现更良好发展状态,更希望的是已有的知识产权能得到更好保护。火锅作为川渝文化,是中国名片,希望所有商家都通过自身努力做大做强。 其实,餐饮行业的商标之争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所谓的仿冒和山寨,的确有一些经营者暗存走捷径的心理,打商标、品牌的擦边球,借别人的名气赚自己的钱。对于如何合法维权,如何保持自身品牌优势,如何保护加盟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还是要餐饮经营者将眼光放长远,在构思品牌时就开始着手注册商标,才能保护品牌价值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