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称“兴化”,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古是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16万人。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莆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民资回归工程,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依山面海,地理位置优越。全市东起东经119°2′的秀屿区南日群岛,西至东经118°27′的仙游县度尾镇,南自北纬25°2′的湄洲群岛,北到北纬25°46′的涵江区大洋乡。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东北与福清市交界,西北与永泰县、德化县毗邻,西南与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莆田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海湾,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湄洲湾、兴化湾位居我省六大港湾之列,是东南沿海不可多得的岸线资源,也是莆田的最大资源优势。湄洲湾属于基岩港湾海岸,三面台地环抱,水深条件良好,水清沙少,淤积轻微,深槽稳定,风浪掩护条件好,具备建设国际大型深水港的基本条件。兴化湾属于构造基岩海湾,泥沙主要来自我市主要河流木兰溪、萩芦溪的入海泥沙及沿岸小溪或冲沟向海的输沙。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依山面海,地理位置优越。全市东起东经119°2′的秀屿区南日群岛,西至东经118°27′的仙游县度尾镇,南自北纬25°2′的湄洲群岛,北到北纬25°46′的涵江区大洋乡。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东北与福清市交界,西北与永泰县、德化县毗邻,西南与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地形从西北戴云山脉向东南沿海延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多为海拔600-1500米的山区;中部为广阔的兴化平原和东西乡平原;东南部多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岛屿和丘陵台地。境域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平原盆地占20.6%,沿海丘陵台地占34.4%。
莆田市
湄洲湾
北岸经济开发区,简称莆田北岸,她是经国家发改委
、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的莆田市,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2海里,全区,辖山亭
、忠门、东埔三个镇,陆域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20万,有莆田廿四景之一的"浮曦春赏",还有莆田新廿四景之一的"妈阁风涛",这里有莆田四大祈梦发源地之一的紫霄洞、有妈祖故里港里、还有仅存的明城古城文化莆禧、。莆田北岸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
忠门,湄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