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编写县志的时候,我负责写“历史沿革”这一部分。因为伊春曾隶属于汤原县,所以,我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多少了解一点“沿革”的情况。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东南部与佳木斯毗邻。素有“红松之乡”的称号,被誉为“中国的林都”。清朝始,伊春就归汤原地方所管辖。但那时人烟稀少,管的就是山川河流那一片土地。日伪统治时期,特别是铁路建成以后,伊春逐渐发展起来。汤原县开始在伊春设立管辖机构,叫“伊春街公所”。“土改”时期,伊春归汤原县南岔区辖治,设伊春镇。1952年,松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后,伊春划出汤原。同时,与汤原接壤的南岔区也划归伊春市。
伊春的土地面积80%为山林,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主要以采伐加工木材为主。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林业资源大市。木材供应到全省乃至全国。但那时所采伐的木材主要是原始森林。八十年代后期,原始森林基本上被采光,伊春各区的木材加工厂或停产转产、或解散转型。整个林区以“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新的经营方式。但伊春仍然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林业资源大市。至于更详细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
伊春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东北部靠黑龙江,对岸是俄罗斯,主要经济作物是盛产木材,以红松为主,其他落叶松,障子松、白桦树等以针业林为主占全国的30%,林业木材生产供应全中国造纸和木材加工和生产建设。农业主要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新开发的旅游业也很好。伊春的木材生产和农业大豆玉米大米基地,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处于重要的经济地位。
黑龙江省有大新安岭和小新安岭,伊春位小新安岭东北部离俄罗斯不远,美的的城市落户在山水之间这里的空气非常好,夏季旅游观光游玩的人很多,伊春有很多山特产一-野生黑木耳二.野生食用猴头菇.三松子和各种山野菜,伊春冬季美食也不少,比如说: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鲜美的鱼锅等等。讲诉伊春五大特点,第一.天然氧吧。二.五营森林地质公园。三.复曰观光旅游拍风景。四.冬季滑雪上桃山狩猎厂去打猎。五.一年四季美食不断。伊春欢迎外地游客来观光。
计划经济时代,伊春每个林业局,现在的区局,就是一个由储木场跟木材加工厂,一条铁路形成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国家输出木材。所谓的加工厂,就是木材在山上采伐下来,经过简单的加工,原木变成大方,变成大板,装火车,运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价格是国拨价!所谓的国拨价,就是低于市场价很多,只够工人开资的费用,那时候,一辆货车,只能装三,四根原木,到加工车间,原木粗的连大锯都进不去,后来是越来越细,直至十来公分的小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木材,真是祸害人啊!那么粗的大树,经过几百年的生长,几分钟就给放倒,涌现了一大批以马永顺为代表的伐木工人。现在停伐了,大批林业工人全部下岗,没有生活来源,生活困难,落魄。外地有亲戚的,有点能力的,都出去发展了!现在的伊春,以保护林业,保护绿色为工作,让大山休养生息,恢复绿色生态系统。
伊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城市,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拥堵,在这座城市生活,真的很舒服…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时,学地理,老师说,台湾的面积是3.6万平方公里,而伊春市3.3万…重点是,台湾是个省,而伊春是个市…我爱这里,以至于毕业就回来了,希望,我的家,伊春,未来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