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石桥怎么样?这个,要分四说~一说是成渝铁路和公路建设以前,这个时期的石桥,因整个简阳的经济,主要靠沱江水运,而石桥段的沱江,水深河宽,宜于船靠,因此做为水码头的石桥,异常繁荣与辉煌,不说各处会馆,宫殿,单就“面首”(男妓)来说,有名有姓记入地方志的就有好几人,足见其开放与奢华。
二说成渝铁路公路通车后至改革开放前,水路衰落,繁华不再...但石桥,作为简阳有渊源的古镇,集赞了许多手工业者:做面的(石桥挂面),补锅的(付补锅),做称的(谢修称)...等等手艺人在石桥如鱼得水,别小看了这批手工业者,在当年,却撑起了石桥的大半边天,简阳的首批万元户,他们在其中就光荣地占有份额...当时的石桥人,公路上有汽车,铁路上有火车(客站),有电灯(街上有路灯),茶馆里有围鼓(川剧),有中学,有居民户口,有蔬菜公司...而且因能挣钱...所以石桥成为活跃、新潮、时尚的代名词...姑娘很靓,小伙子很仗义,敢打敢拚...成为羡慕追逐的目标。
三说是改革开放后,由于手工业者的眼光的局限,部分一贯处境优裕的石桥人,有点因循守旧,不主动突围,不愿离开石桥,另觅突破发展,渐渐的被潮流荡出,人的精神气质渐渐势衰,这个阶段时间越往后,如你来石桥,也许就会在茶馆或街沿,看到一些人,眼神无光地看着来往的人群...这时的石桥,(如无石桥中学的活力的话)有如一潭静水,有了与其他衰落古镇的相似景象...但这不是最要命的,对石桥而言,最难的是离简城太近,经济被虹吸抽空,也正因为离简城近,各乡镇想进城的官员,都愿把石桥做为进城的跳板,不少主政石桥的官员,在石桥工作期间,无心为石桥发展谋利,一心只想过渡跑路...这三十多年,石桥无发展,这是主要因素。...石桥,被彻底遗忘?!!
现如今,简阳归成都,石桥有无新生可能?...这个,相当难说了,这为四说。
今天我们身在成都,常听身边的人说起的周边古镇大大小小有黄龙溪,平乐,安仁等等十余个,却唯独不见曾经繁荣许久的,集商业与金融为中心的移民古镇——简阳石桥多多法务友@奇森.
是的,她衰落了。在历史的岁月中曾经留下过辉煌与繁荣的一笔,而后,随着建设的快速发展,因为水运发展到极盛的她终究没能躲过铁路高速建设的冲击,经过五六十年的岁月,沦落到如今鲜有人知的地步。
曾经的古镇,商贾云集,物流与商贸发达,就连银行也有十余家,茶馆达百家,码头的船最多停留有上千艘。即使放到今天,一个小镇能有如此成就也是傲人的成绩。
青石灰瓦房铺满了岁月的痕迹,古老的建筑除了翻新的大多破旧不堪,残桓断壁,大多已成危房。许多地方因为长久无人问津,野草丛生,多了些自然原始的味道。
古城门常年没有维修,一眼望去人影寥落,破旧而又沧桑,唯有那树枝与杂草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在这里坚守着,成长着。
<多多法务友@奇森.古镇居民房,从密密麻麻的灰瓦中冒出一抹绿,散发着向上的生机,充满向上的正能量。古镇,也许有一天会完全失去你,但在此刻我们依旧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