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关勒铭的英雄身世与南方情缘丨笔从溪碧来③

关勒铭的英雄身世与南方情缘丨笔从溪碧来③

2019-10-22 17:43:04

上海之行,不仅为了解开围绕在这支金笔身上的疑团,更为了追寻那闪闪发亮的岁月里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从海陆丰转战上海,正暗合了1927年、1928年间周恩来、刘伯承、彭湃等革命先辈的革命轨迹:
1927年11月,周恩来、刘伯承、贺龙等辗转从香港返回上海,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一年后,海陆丰的“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也奉命赴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农委相关工作,后不幸被捕,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如今,峥嵘依旧,人们仍然能够在火炬常燃的龙华烈士陵园里、在召开中共一大的石库门小楼里,听见历史,听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第一个音符,听见无数先烈为了民族和祖国的解放不屈不挠的呼号……
第一重谜底
“关勒銘”身世———1927还是1928?
关勒铭金笔解放前曾在国内销路畅通,名噪一时,它是由广东开平人关崇昌创立的关勒铭金笔厂生产的。
网上资料显示,关崇昌早年旅居美国,做过裁缝,开过饭馆。后来,他看到旅美华人大多是小商小贩,书写记事仍习惯使用毛笔,但毛笔在美国不容易买到。于是,他着手筹集资金,在纽约唐人街以儿子“关勒銘”的名字为品牌,专门生产一种笔杆内可以储墨水的毛笔,并取得了专利。
后来,关崇昌回到国内,在上海制造同类型的水笔,后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关勒銘”金笔,成为我国制造自来水金笔的第一人。
热心读者发来的关勒铭商标注册时的公告显示,关勒铭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才正式注册商标
在来自溪碧村的这支金笔上的“关勒銘”三个字,是笔本身能够提供的关键信息。
事实如此吗?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找到探寻的突破口?
在上海,我们叩开了坐落于上海百年老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源宝楼”的大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此行重要的金笔收藏家和鉴定人——毕慎中。
毕慎中对金笔的喜爱延续自他的父亲。“我父亲解放前在洋行里工作,从开始学习文化开始,就与金笔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家里仍收藏有上万支品相上乘的金笔,其中不少属于稀世珍宝。
“解放前识字率低,钢笔市场很小,那时候的商人立志做钢笔,大多不是为了赚钱,更多是为了帮助有志青年求学读书。”毕慎中一番话引人感慨。尘封的历史闪现着迷人的色彩,一如至今仍锃亮的笔尖,闪着精致优雅的光。
“同一款钢笔生产时间可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厂家并不会特意区别钢笔年份,所以,很难从一支钢笔里找到它确切的生产年份,除非它只在某一年昙花一现过。”一进门,他一边拿出一个盛了20几支国产老金笔的托盘,一边说。
托盘里摆放着的国产老金笔
热心读者魏法谱发来的关勒铭相关历史资料
当年的关勒铭金笔说明书
第二重谜底
“英雄”慧眼——老行尊破译“溪碧金笔”密码
刘康定
刘老今年已经89岁高龄,他1945年起就在英雄金笔厂的前身华孚金笔厂做学徒,是业内的老行尊。
拿到这支存疑无数的金笔,他摘下老花镜,又取出随身携带的袖珍放大镜,端详片刻就脱口而出:“这支笔是金笔!五成金!”他继续解释:“这里面金百分之五十,银百分之二十五,铜百分之二十五。”
刘老收起放大镜,仍旧轻轻地一字一句地说:
“这笔是真的关勒铭。他完全有可能在1927年出现在周总理身上。”
老先生慢慢打开话匣子,细细说起国产钢笔刚刚起步的那个年代。原来,当时在钢笔厂建厂前,往往以作坊的形式生产金笔,试验款式、销路,试产成功后,想扩大生产规模时才注册成立工厂。因此,1927年建厂的关勒铭,应该此前就有金笔面世。
被问及“关勒銘”三字为何是自左向右书写,老先生说:“笔尖的字从中国开始生产钢笔都有自左向右的,这个没问题。” 说到这里,上海英雄金笔厂党委书记虞亦敏找出了同时期大同金笔的照片佐证,证实了品牌字样从左到右的刻写顺序。
大同金笔

而面对“关”字是简体字的疑问,老先生也十分肯定:“这个肯定是解放前的笔,没问题的。”
1921年6月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另有一份1924年陈延年因广州地区青年团的工作写给邓中夏的信中也有明显的简化字痕迹。
陈延年写给邓中夏的信
疑云渐渐散去,金笔熠熠生辉。
第三重谜底
关山重重——“关勒銘”
关山重重,从南昌烟云到三河坝枪声,再到流沙会议的抉择,最后到琐城岭上的惜别,山水重重,金子一般的初心灼灼闪耀。
几句话打开了另一重历史大门。
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于2017年3月1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件《陈震海向黄浦区方志办提供地情资料》可以了解到,1929年至新中国成立前,陈巳生担任关勒铭金笔厂董事长、总经理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各种救亡组织。而在新民网2018年4月3日发表的新闻通讯《传承红色基因|“老板”久据敌腹 书记屡建奇功》里,便清晰地提及了“1937年5月后,刘晓重回上海,负责恢复重建上海党组织。当时,刘晓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而公开身份是关勒铭金笔厂经理兼董事”的史实。这些陈刘二人生死搭档的惊险故事,在《联合早报》于2018年7月9日发布的《关勒铭金笔厂患难之交掩护记》里,写得十分详尽。
“1952年,刘晓回国后,知道关勒铭厂不再做笔,而是转行做钟表、红宝石后,还很惋惜,这是他工作过的地方,他认为应该坚持把钢笔做下去。他在厂里待过,有感情呀。”刘老感慨道。
携梅而来,却见梅林十里、梅花盛开。“溪碧金笔”掀动了历史的幕布,唤醒了千里之外的初心往事。
笔里乾坤证初心——时光密码1023
当感恩见证大爱,当赤诚遇到初心,中华民族的红色血脉正是这样生生不息、奔流不止。
而如今,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展开的当下,这支金笔的悄然现身,带来了穿越时光的初心震撼和动人心魄的灵魂交响!
历史自有其必然的逻辑,也有许多偶然的机缘。历史的密码,往往在偶发的机缘中被聚合、被发现。黄峨的“总理金笔”的被发现,也充满着这样的偶然与暗合。其中,重要的密码是:
1927年10月23日,周总理从陆丰金厢镇洲渚村下船渡海,周总理后曾长期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
忧国为民赤帜扬,高山向日浪汤汤。
难酬蹈海多奇志,可喜会师豪气长。
每念周公贻笔意,幸怀宝物证心乡。
风华七十新风起,碣渡波平入梦香。
老黄的这首诗,将作为边款内容刻在一方名为《祖国万岁》(下图为设计稿,创作中)的巨印上。
老笔是河
笔尖流淌着
潺潺人生
悲曲欢歌
老笔是山
笔帽耸峙着
松的信念
峰的巍峨
多少年了
青灯照着书桌
思如泉涌
笔走龙蛇
多少年了
黄卷就着烛火
晓风残月
墨舞笔歌
哦,老笔
铅素在握
任肝肠寸断
岁月斑驳
你的腰身
依然挺直
你的笔尖
依然金色
溪碧、关勒铭、英雄厂……红色的故事还在延续,金笔犹在,初心永存!
蒋玉
摄影丨
陈海燕

获奖名单公布
看看有没有你

上一篇:[一文读懂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谷城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下一篇:[重磅通知!又一个税立法了,9月1日开始执行!新税额标准公布]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