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套牌的进口葡萄酒公然在抖音平台销售!是谁给了假酒可乘之机?

套牌的进口葡萄酒公然在抖音平台销售!是谁给了假酒可乘之机?

2019-10-22 17:46:11

 中国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网络媒体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先后进行了多次投诉举报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相关部门都不予受理。该去的地方都去了,现在只恳求媒体可以进行帮忙曝光。”
视频内容
视频二中,部分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有序的贴着快递标签单,仅从视频中看,发货量的确很大。
图片|工作人员正在卸货(视频部分截图)
图片|正在装货的京东物流货车(视频部分截图)
葡萄酒被冒充,企业维权路漫漫
从表面上看,所有证据齐全,很容易维权的葡萄酒套牌、冒充事件,当事人却遭遇了很大难题。
为此,她曾先后向浙江、烟台等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多次投诉,也向波尔多葡萄酒协会进行了举报,同时也去上海经济侦查大队进行了报案,但因各种原因都没有结果。
目前,烟台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没有回复。
上海进出口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只希望事情可以尽快得到处理,一是影响生意;二是万一这些被套牌的葡萄酒出问题,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伤害,追溯起来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假冒葡萄酒案件层出不穷,酒企频受害
5月,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2019年一季度酒类进口统计报告。报告显示,葡萄酒进口量1.5亿升,进口额6.2亿美元,约占酒类进口总额的55.4%。
随着进口葡萄酒消费的不断增长,类似的伪造产地、假冒、套牌事件屡见不鲜。分析认为,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丛生,不仅对真正的进口品牌造成伤害,还对市场秩序形成干扰,侵害消费者利益,亟待严格治理。
案件一:大连侦破特大生产销售假冒“拉菲、奔富”葡萄酒案
2018年2月19日,大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侦查支队联合沙河口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红酒案件。

据悉,经过9个月的盘查,该案专案组在大连、山东两地现场共抓获嫌疑人8名,扣押假冒奔富、拉菲红酒10000余瓶,其他品牌红酒30000余瓶,假冒奔富、拉菲等瓶塞、瓶贴等商标标识20000余个,假冒奔富系列红酒瓶65000余个。
案件二:湖北省销毁假冒波尔多地区葡萄酒5万余瓶
2019年4月26日,湖北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在咸宁市集中销毁货值5000余万元的侵权假冒商品,其中销毁假冒波尔多地区葡萄酒5万余瓶,还有假冒芝华士、威士忌等洋酒5000多瓶。
基于波尔多产区葡萄酒在中国相对高的知名度,在不足一个月,两起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都涉及波尔多葡萄酒。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打击分别针对生产端与流通端。
 案例三:陕西咸阳
6000多瓶假冒国产葡萄酒遭曝光
据悉,6000多瓶假冒仿制国产葡萄酒近日于陕西咸阳被曝光抓获。这再次证实了目前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良莠不齐、假货猖獗的现状。
据报导,咸阳警方在当地多家烟酒店发现外形可疑的张裕葡萄酒,因此顺藤摸瓜,发现并捕获了超过6030瓶假冒葡萄酒(价值达30万人民币),其中不少是仿制张裕和长城等10多个著名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假酒产品。
这进一步证实了目前国内假酒市场的深度,造假对象也已不再局限于高价的知名波尔多和纳帕品牌。
2018年2月19日,大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侦查支队联合沙河口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红酒案件。
据悉,经过9个月的盘查,该案专案组在大连、山东两地现场共抓获嫌疑人8名,扣押假冒奔富、拉菲红酒10000余瓶,其他品牌红酒30000余瓶,假冒奔富、拉菲等瓶塞、瓶贴等商标标识20000余个,假冒奔富系列红酒瓶65000余个。
一直以来,葡萄酒行业制假、售假、套牌案件屡禁不止。从大连3亿元知名品牌葡萄酒造假案,到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因“假酒门事件”陷入信任危机,假酒事件频频曝光背后,损害的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整个行业。
当普通消费者为了身体健康,或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而想要亲近葡萄酒之时,假酒事件的频发,会让他们举步不前。
网友:葡萄酒造假值得惊讶吗,爆料的不就是冰山一角吗?
有网友称:“葡萄酒造假很不惊讶,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还有网友戏称:“媒体不止一次披露葡萄酒造假内幕,作为消费者虽然重视,但经不住造假者的猖狂,对消费者来说,价格很诱惑,包装精美,口感凑合,网上不过20几块钱,又不难喝,迎来送往,逢年过节,挺好的,卖者高兴,买者更高兴,批发价5块一瓶,成本低,卖得好,赚的多。”
也有部分网友表示,无法接受,造假酒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严查、严惩,不然后患无穷。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留言截图
还有网友呼吁:消费者要有识别真假葡萄酒的慧眼,学会辨别真伪。
近几年,中国假冒葡萄酒的数量不断增加。媒体曾报道,广东一家酒店每年销售4万瓶拉菲酒。
事实是:该酒庄每年销售到中国的拉菲酒才5万瓶左右。
专家估计,中国市场上约有30万瓶假拉菲酒。也就是说,10瓶拉菲酒中,就有超过8瓶是假的。
企业:消费者难辨真伪才给了某些企业可乘之机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的确很难区分葡萄酒真假。
上海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解释,首先,
AOC是法国的葡萄酒等级,是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lee的缩写,是原产地控制命名的意思。
其次,外文正背标的信息应该是一致的。除非做成跟真的一模一样,不然总会有些错误。
作为普通消费者还是很难区分的,加上这款酒的造假者,冒用了我们的条形码,甚至包括:酒名、生产商、进口商等信息,所以对消费者而言,要区别真假,的确很难。
本身就是国产酒伪装成进口酒,在中文背标上还是写着:山东烟台,而且更为神奇的是竟然也有生产许可编号,用心查阅就会发现,这款假酒完全没有真正的生产者的任何信息。而真的此款葡萄酒所有的信息都会有显示。
盛卡堡干红葡萄酒经销商表示,盛卡堡干红葡萄酒定价66元每瓶,盛卡堡酒庄干红葡萄酒98元每瓶,而假冒盛卡堡酒庄干红葡萄酒148元一箱(6瓶一箱),假冒盛卡堡干红葡萄酒88元一箱(6瓶一箱)。
原因主要由于进口葡萄酒大多是英文,而英语在我国还未完全普及,一定程度上干扰消费者的辨别力。
一些仿冒进口名酒的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消费心理采用傍品牌、冒商标、虚标价格、套牌等的套路进行销售。

所谓“套牌酒”其实就是假酒,是投机取巧不良分子通过“套路”为这种酒披上了知名品牌葡萄酒的外衣。
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不法分子先从正规渠道进口货柜葡萄酒,然后在国内找一家灌装厂直接仿造自己进口的这些葡萄酒,这种仿冒品的成本很低,有的10元钱不到,品质也毫无保障。
通过这样的手段,不法分子不仅偷漏了税款,同时又以进口酒的名义出售产品。在进行招商推广时,不法分子先用进口第一批酒取得的合法全套手续以及品质有保障的酒去欺骗卖场和终端。而作为一般消费者甚至商家,如果不刻意的检查或者对比,很难发现猫腻。
据相关人士表示:“通常情况下发现这种“套牌酒”都是出于巧合,例如某款“套牌酒”在某个卖场的销量非常大,但每次进货时进口商只能提供同一批次产品的报关手续,可能引起卖场警觉从而被发现。
此外,一些原酒分装厂除了对进口散装酒进行分装,也会帮不法进口商做“套牌酒”,“套牌酒”原酒有的是国产酒液,有的则是进口和国产酒液混合。而一些套路更深的不法进口商还会将正规产品和“套牌酒”进行混合,发给客户,值得经销商警惕。”
协会:制售伪劣葡萄酒
决不姑息,一律纳入黑名单
事实上,连年来,葡萄酒协会也曾做了不少关于葡萄酒打假方面的工作。
今年2月,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就曾发布过告知书称,将“对企业不合法、不合规、傍名牌、出售高价低质商品等违规行为进行铁腕整治,坚持严打重治,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追、一追到底”,“对影响产区形象、参与以次充好、制售伪劣产品的企业,决不姑息,一律纳入黑名单”。
套牌酒”的损害不言而喻,不仅会严重损害正牌酒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还会伤害经销商的诚信,而很多被“套牌酒”坑害的酒商可能并不知情,最后根本不明白客户为什么不再合作,只能吃哑巴亏。
作为协会来讲,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套牌、假冒酒打官司的案件,这就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维权意识,从去年到今年的各种活动中,协会先后采购了将近1000款酒用于抽检检测。
在辨别真假葡萄酒方面,没有更好的办法,首先得看相关证明:经销商在进货时应要求进口商提供原产地证明、报检、报关证明。
然后,还应该要求提供每批进口葡萄酒的单号。海关的流程规定,进口葡萄酒每个货柜都有独立的单号,如果进口商提供的多批葡萄酒都是使用同一个单号,那很有可能存在问题。
另外,消费者莫贪图便宜,很多不法进口商都会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本来一款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价格应在100元左右,这些不法进口商的供货价可能只要60元左右,这时候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律师:进出口企业应当积极维权,以维护消费者和自身权益
此前,中消协也多次提出建议:商标权益人或授权人应当依法主动维护自身权益,以维护消费者和自身权益。

如电商平台存在售假情况,企业发现之后,首先应去函、联系平台告知未委托出售其产品,要求对假冒产品做下架处理,并追究售假、造假、套牌企业的责任。
同时,企业应在收集造假、售假、套牌的相关证据后,提供给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工商,经侦一起打假,没有厂家的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很难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结 语    
烟台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此次事件的工作人员也已和她取得联系
,并表示,他们已经和拼多多平台盛卡堡酒类旗舰店
浙江台州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有了反馈,表示,经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海游市场监督管理所现场检查,还需进一步提交相关证据。
真酒的法国生产商,并得知对方已在准备全力配合积极打击套牌酒的行为。负责人表示,作为现有生产商也是受害者之一,无法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将积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百姓喝进肚子里的东西,
还是希望企业及监管部门能严查严管!
往期热文回顾
海鲜频繁检出违禁氯霉素,长期食用易致血液疾病
枸杞“有毒”!这些“人工化妆”的枸杞伤害健康
这3家企业的食用油被曝食品安全问题,警惕使用过氧化值超标和临期食用油
韭菜竟然屡成“农药超标大王”?过量使用腐霉利防止韭菜灰霉病所致!
多多法务新闻线索E-mail:

特别说明
2018年9月5日,国家网信办为《多多法务》颁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多多法务》成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唯一获得新闻资质的中央网络媒体。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资金]

下一篇:[江中食疗的“蜕变”,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