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费秉勋
宇宙是一个太极,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是一个太极;每一个风水单元,也是一个太极。一所住房、一座高楼、一个城市,都是一个风水单元,它们都是一个太极。从风水操作来说,这些风水单元的理想形势,都应是坐满朝空,前低后高,前水后山、明堂开阔、坐山安稳。否则就要进行风水调理。过去人们搞堪舆,最大也就是一座城市。现在全国性的江河水利建设,必须从整个国家的地理形势出发,把全国作为一个风水单元去考虑。应该说,这是一个过去没有怎么思考过的新问题。
一.
中华大地是一个风水单元
神州中华的风水很好,很理想,西北高而东南低,坐北向南,前有南海,北有昆仑山、秦岭。正好坐满朝空,你看,风水多好!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天下衙门朝南开”;帝王上朝,面南而坐;北京的故宫、天安门都是坐北向南。为什么要这样?都是以中华大地的地理风水形势为依据的。就是要背靠坐山,面向明堂。背靠昆仑,面向南海。作为一个大的风水单元,中国这种风水大势,谁也改变不了,所以代表全中国的政权机构的建筑坐向,就只能是坐南向北。
搞学易的人都清楚,易图的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正好和地图相反。为什么老祖先这样规定?就是根据中国的大风水,根据面南而坐的具体方位。我发现现在出版的有些易学书籍,自作聪明,画易图时把传统的易图,改变成和一般地图一样的方位,这是无知。你不搞易不说,既搞易,就不能违背易。不能跟着西方的习惯走?不但我们画易图上南下北,外国人要学易,也得这么来!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老是没有自信,要在洋人面前变成软骨头,把本来正确的东西跟着西方搞成错误的东西。
老子讲,“道法自然”,中国的山河形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这是一种自然地理状态,是一种大自然。《列子》、《淮南子》等古书中记载的神话说,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一时性起,拿头去碰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所以中国的地形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自远古以来中国大地就是西北高而东南低,百川水潦流向东南。
大家不要轻视神话,神话不是人随心所欲编造的科幻小说,每个国家的神话,是这个国家民族最古老的原始记忆,沉积着这一国家民族文化心理最原初、最深刻的信息。这个国家最根性的文化,包括哲学、思维、观念、民族性格、集体无意识,都扎根在神话之中,这个国家民族千年万代就顺着自己神话的精神朝前走,中国太古神话都是上古先民对宇宙的高智慧的灵性认知,是依凭当时禀有的先天功能的深刻感悟。西北高而东南低,水从西北向东南流,这是太古神话就揭示了的中国大地地理的常性;是中国地理的“大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又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种地理山川形势的自然和常性,就象人的四肢、五官,体内的心、肝、脾、肺的布置,是造物的精巧安排,要破坏这种大安排,破坏这种“大自然”,破坏这种“常”,就是“妄作”,就“凶”!
二.
大风水的心量和眼量
考定和处理大风水不能眼光狭窄和近视,不能从小处着眼,小处着眼,往往会一叶障目,必须放开心量和眼量,像佛典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杨公风水就有这种气度。杨公在《撼龙经》中说:“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脊背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曲屈为膀胱。分肢劈脉纵横去,血气钩连逢水住。”这种从大处着眼,把自然山河视为活的生命体的气象,才是江河风水的真谛。
这种大风水观,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所决定的。受“道”的统领,中国人观察事物的思维是直观、全体和感性的。譬如人体局部有病,中医不是只看到病灶上,而是从整个人看,是实症还是虚症,是阴虚还是阳虚;还要看病人所处的环境,南方,北方?冬季,夏季?跟五运六气是什么关系?环境五行对人体经脉五行起了怎样的作用?环境季候阴阳对人体阴阳有什么影响?等等等等。搞大风水更是如此,不能只看一条江一条河,而要全盘考虑中国山河大地的总体形势。
三.
搞大风水的基本要点
搞大风水最要紧的是不能破坏“大自然”的基本形貌和理路。在中华大地上,哪里立一座山,哪里流一条河,山脉怎样走,江河怎样流,都体现着造物的合理安排。所以只能顺着大山河的理路和气脉行事,而不是和大自然的走向气脉对着干,否则就是“妄作”,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风水有形有气,形可见而气不可见,但对气是不能忽视的。说风水的气,一般人不好理解,可让他们想一想中医说的气。“气”这一概念在中医中非常重要。但这个气并不是口鼻呼吸的气。西医没有气这一概念,觉得是胡说八道,而对中国来说,则是常识。有形可见的“血”虚了要补,无形看不见的“气”虚了同样要补。在风水中,“形”与“气”处理不好,就会出问题,有时会出大问题。
四.“南水北调”是风水上的大失误
明暸了以上几点:中华大地是一个风水单元、搞大风水要有大的眼量和大的心量、山河大风水不能与大的自然形势相冲突,而要顺着大地的气脉和理路办事。好了,明确了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谈“南水北调”的问题了。我认为,“南水北调”是一个大失误。
(一)不了解风水的“形”和“气”,“奉有余而损不足”。我们知道,以气而论,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大江大河向东南流,以水济火,以形济气,这是水火既济,这种先天的自然格局,是非常和谐合理,非常吉祥,“吉无不利”的。而南水北调恰好破坏了这一格局。南方丙丁火,现在却要把济火之水引走;北方壬癸水,还要再向北方引水,这就是老子说的“奉有余而损不足”,是犯了天道的大忌。
年江淮洪灾时,基本救灾办法就是筑堤堵水,那是没办法的权宜之计。那些水段成了“悬河”,坝筑得越高,隐患越大。等于沿江布了一系列的“定时炸弹”。
(三)造成大自然气息的否隔。对于畅通流动的江河,不能截,不能堵。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医学上有一句话,叫“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把江河截断,堵起来,就使大地得了“心梗”、“脑梗”,起码象“肠梗阻”,失去了常态。截江的隐患人类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全球水量减少,河水干涸?就是堵江建水电站的结果。水流通畅,其流域气脉条畅,空气湿润,物种繁多,一片生机;如果水流阻滞,便气候失常,雨量减少,生态失衡,水量蒸腾。如果从现在起,全球把堵截发电的江河都打通,地球的水文情况会逐渐好起来,气候也会变好,部分灭绝的物种又会复生起来。这正如《周易》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往来不穷谓之通”,把江河堵起来就不通了。《易经》的“泰”“否”两卦集中阐发了“通”的道理,“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不交,否,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江河之变,要朝“通”的方向变,不能朝否隔阻滞的方向变。现在的“南水北调”不正是背离“通”的原则,人为造成否隔不通吗?
年的夏天我曾沿着黄河跑了许多地方,到了黄河源头,扎陵湖、俄陵湖,到了黄河第一曲——甘南的玛曲,到了山东的黄河入海口,回到西安,南方正遭遇大洪灾,电视上整天放“战洪魔,”,我写了《江河无罪》的文章。江河有什么罪啊,都是人造的孽!
这几年出现黄河水量减少,甚至断流。我去黄河入海口时,行走在胜利油田广袤的冲集平原上。大河带下来的泥土,每年在这里造出万亩良田,一行来这里的中原人戏说,“又回到故乡的土地上了”。在这里黄河经常改道。我们去的河道,干涸无水,河床板结,汽车可以安然开过去,地上丢弃着塑料瓶子和易拉罐。两岸密密的高树,因缺乏水的滋养,树稍多已干枯。风一吹,挂到芦荻上的塑料袋,哗啦啦作响。那一年,我到过阿尼玛卿山下的黄河第一湾,可以说在这里黄河才刚刚起步,已经俨然大河,能够进行航运了。为什么继续向前汇进了二百多条支流反而会干涸断流呢?首先李家峡、刘家峡两大水库的堵截,就伤了黄河的元气;再往下流,一路无序的“抽黄”工程,又使减量的黄河雪上加霜,黄河能不断流吗?!
再说长江。是不是长江水太多变成了“洪魔”呢?有资料统计,
到
年这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
遽减到
;水土流失面积从
猛增到
平方公里。由于泥沙的严重淤积,中下游能够调节洪水的湖泊面积,在三十年里减少了
,长江干流河床不断升高,以至荆江河段形成“悬河”,清澈的长江成了“第二黄河”。在这种大变化的情况下,必然埋伏了洪灾的隐患。其咎在江还是在人?
所以北方的水并不少,南方的水也不多,不从合理用水、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方面下功夫,而搞“南水北调”,只会使自然秩序越来越乱。
“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汉江的丹江口筑坝,把汉江水经河南河北引到京津,汉江自丹江口以下,水量已经减少;陕西又来个“引汉济渭”。其实在没实施这两个工程以前,汉江沿线的水电站已经使汉江水量锐减了。我前年去安康,已目睹过汉江缺水江底暴露黑泥的惨象。以后,这两“引”都真正实施起来,我真不敢想象那时汉江的情景。
汉水流域一减水,引起一系列生态灾难:物种减少,气候异常,饮水与工业用水不足,这怎么办?听说又要搞个“引江济汉”,把长江水引入汉江。把干流引入支流,这很荒唐。这样一乱引,整个把大自然和谐有序的结构搞乱了。长江一被引,湖南、江西都紧张起来,怕自己境内的长江支流缺水,湖南在湘江筑坝截水,江西在灨江截江筑坝,这样一来,整个江南会造成水荒。
这真成了拆东墙补西墙。好比一个庭院,西墙坍塌,不找寻坍塌的原因,不好好维修西墙,却拆下好端端的东墙去补西墙;东墙拆得不行了,又拆南墙补东墙。这样引江的结果,各条江都不是原来的江了,都变性了。
不能把一条江看成一个死的盛水容器,每一条江在它的生态系统中都是活的,都是一个生命体。作为存在,它为什么放在这个地方?它要流到哪里去?在哪儿拐湾?谁都是它的支流?这一切都有这一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每条江与它流过的环境包括土石、地气、空气、植被、草木、动物等等都是长期血肉相连的,把这条江引到别处不是只像在容器里倒一下;既然是一个生命体,把眼睛移到肚脐眼行吗!
这几年老子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人们嘴里念诵着《道德经》,把“道法自然”写成书法大字挂在墙上,但知行不能合一,行事却逆着老子的言论,总是以人为来干扰自然,破坏自然,渺视自然,而且一发而不可收。如果不悬崖勒马,我们也只能死等着接受大自然严厉的惩罚了。
(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易学参考学报顾问,易学泰斗)
教学科目:
苏氏奇准盲派命理、苏氏奇准盲派六爻、苏氏奇准先天姓名学、苏氏奇准归藏易、苏氏奇准安徽相法、苏氏奇准符咒风水化解、 苏氏奇准择吉选日、苏氏奇准丧葬民俗、苏氏奇准民间绝技、苏氏奇准外应梅花、苏氏奇准九宫命理、苏氏奇准测字、古八宅阳宅风水学、正宗杨公阴宅风水。
以易髓学派技法立足,以学理兼备实战为本。
服务项目:
楼盘设计、楼盘推广、公墓策划、吉凶鉴别、衰气调理、化解凶煞、催吉助旺、转运布局、投资决策、企业选人、企业选址、祖坟风水、家居布局、八字预测、前程指导、事业指南、婚姻分析、选择吉日、学业调理、男女合婚、化解太岁、流年运程、财运分析、宝宝起名、个人改名、公司命名、商标设计、生育择日。
以诚信为本,以道德为宗
博客:苏国圣的新浪博客 苏双圣的新浪博客
号码:
电子信箱:
手机:、、、
传真:
苏氏二兄弟是相差11岁的同月同日同时胞兄弟。本为“盛”字的名字,在江泽民同志时期的一次户口普查,被普查员改成“圣”字。祖传十五代绝学。在易界素有“苏氏二圣”之称。祖传二十五代盲派命理传人。是易学界唯一拥有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商标“易髓”。已在海内外出版40余本畅销易学著作,担任海内外百余家易学机构顾问、海内外易学大会贵宾、海内外近千家大中型企业顾问,是易学界不可多得的慈善家(资助百余位贫困学生),
精通命理八字、奇门六壬、紫微斗数、铁板神数、安徽相法、
学员达20000余众,正式叩头弟子500余位,
学员弟子遍及海内外,除了在中国大陆举办学习班,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举办学习班。并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香港高等进修学院举办讲座。
兄苏国圣,出生时为死胎,幸得先曾祖父文格公保护而没有被遗弃,百日哭泣不止,似乎告诉世人一个“人生苦短”的道理,三岁方会说话、方会走路,13岁弃学随先曾祖父(清末文秀才,活到1998年,寿108)学习国学、易经。
拜师访友游学大江南北十余年,自
年在海内外易学期刊发表百余篇优质论文。
现任全国工商联注册高级易学规划师、中华易经科学院法人院长、香港高等进修学院客座教授、素有易学界“小尚秉和”之称,被大家公认的易学泰斗、
弟苏双圣,出生之日竟有乳液七日,医生不得其解,11岁随兄长学习易学,并师从于霍斐然、廖墨香、张志哲、李书友等教授学习,师从于安徽宁国杜成铭老师学习安徽相法。现任中华易经科学院执行院长
素有易学界“小麻衣”之称,被大家公认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