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为荆门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提供强劲支撑。
(一)问题导向原则。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一)主导产业目标:到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以上,年均增速11%以上。
(一)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加强现有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企业培育办”)设在市经信委,具体负责产业规划、政策兑现、部门协调、督办落实等工作。
附件1
支持现有企业技改扩规政策
一、贷款贴息和设备购置补助。
对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固定资产(设备、厂房,下同)投资1000万元以上且在三年建设有效期内的技改扩规项目
,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实施技术改造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实际发生额给予贴息;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实施技术改造的,对项目生产性设备实际购置额给予补助。贴息、补助标准均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
两者不能重复享受,
单个项目不超过400万元,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单个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二、重资产建设支持。
对一次性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技改扩规项目可给予重资产建设支持,
租赁费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补助3年。
三、智能化改造奖励。
对获批的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奖励30万元
对获批的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奖励10万元
对获批的国家、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企业
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励
四、首台(套)保费补贴。
对列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装备及新材料首批次应用,
省财政给予50%保费补贴基础上,剩余50%由县(市、区)财政予以补贴。
五、“隐形冠军”培育奖励。
示范类企业
奖励50万元
奖励30万元
奖励20万元
六、龙头企业培育奖励。
一次性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奖励。
七、精品名牌创建奖励。
50万元奖励
10万元奖励
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奖励
30万元奖励
10万元奖励
八、兼并重组奖励。
补助400万元
前三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
给予60%的补助
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附件2
支持现有企业上市融资政策
一、后备企业培育奖励。
依法依规
减免
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办理资金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的
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
。对符合条件的债务重组企业,可在5个纳税年度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所得税,分期缴纳。企业因上市(挂牌)而改制的,对改制当年应补缴和辅导期内(不超过3年)超改制前基数部分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补助企业。企业因上市(挂牌)改制和内部资产重组而产生的相关税费(土地出让金除外),在股份制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补助企业。
二、上市挂牌融资奖励。
给予400万元补助
给予200万元补助
给予30万元补助
奖励5万元
再奖励10万元,最高奖励100万元
三、发行债券(票据)奖励。
每年贴息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四、股权投融资奖励。
按其当年对本市企业投资总额1%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200万元。
按实际亏损额的10%给予风险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五、贷款担保奖励。
担保费率不得高于1%
鼓励不收取企业客户保证金
按其年日均担保余额8‰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助,补助金额最高200万元。
附件3
支持现有企业人才培育政策
一、人才引进补贴。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引进的全职全日制博士、硕士,工作满1年后分别发放8万元、2万元安家费
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
按
每年2000元标准连续3年给予住房补贴
5年内每年按90%予以补贴
支付中介费用的40%(单个人才最高2万元、单个企业最高10万元)给予企业引才补贴。
二、项目资金支持。
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80万元项目周转资金支持。
一次性给予5万元、8万元经费支持。
三、院士引进奖励。
给予建站单位最高20万元奖励。
四、职业培训补助。
每个专业50万元补贴
每人每年4000至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给予10万元补贴
补助50万元、30万元
再按50%标准给予配套补贴
给予10万元建设资金扶持。
五、学习深造补贴。
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贴
50%申请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