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增长,大家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以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都是需要自己神吃俭用几个月才敢下手买一个,到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就变成随手刷卡的日差消费。奢侈品已经算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一类。大家对奢侈品也改变了态度。就是这时候假货抓住了这个机遇而且它也一直是困扰奢侈品业发展的问题,为了适应国人心态的转变,假货也跟着变换了几副面孔。就拿现在的广州仿制表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更新换代,早已不是那个一眼就能看穿的低端假表了,已经衍生成高端的复刻表。
世界各地都假货成灾难
2017年10月6日,芭提雅警察接民众举报后,突查了芭提雅Mike Shopping Mall和Royal Garden Plaza两大购物中心,查获了700多件国外著名品牌的仿制品,如:劳力士表、卡地亚、古奇、香奈儿等品牌的包,并抓获5名涉嫌走私销售者。据警方透露,如果按正品价格计算,所缴东西的总价值不低于1000万泰铢。
2018年9月16日广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警方成功侦破打假行动以来全国最大的一起制售假表团伙案,一举抓获朱氏家族团伙成员16名,捣毁制假窝点1个、销售窝点3个,查获假冒世界名牌手表成品9065只、半成品590只以及假冒世界名牌皮具374件,现场缴获制假压盖机、打磨机、空气压缩机各1台,涉案金额达1.7亿余元。
长期生活在表圈,分享一些有趣的见闻给大家
1. 有一叫“表界蝙蝠侠”曾在FakeWatchBusta 爆了卡梅隆·安东尼(Carmelo Anthony,NBA球员)的假爱彼和假沛纳海。一位这么出名的NBA巨星也喜欢假货也是挺稀罕的。
2.身边的一位表友从境外飞回贵阳,携带了8块“名表”经过关员检查,这些名牌手表有劳力士、万国等知名品牌,不过他们包装简陋,手表制作也很粗劣,疑似假冒伪劣产品。经过调查,原来这几块手表是从国外给亲戚带的手表以很便宜的价格从旅游地购买带回。经过官方一检查的确是假的,并不是在国外买表就能绝对放心。
3.我朋友亲身经历过,朋友帮助别人到手表店拍好表,这款手表是在巴黎柜台劳力士购买的,后面摔坏了,回到瑞士劳力士手表店维修,经过检查,只有机芯是真实的,其他他们都是假的。
手表的意义变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和以前一样了,手表已经不当当拿来看时间的了。手表相对现在的作用更多的是装饰和显示社会地位的。买表的人多半都是让自己出去外面也能让懂的人看的出来它的家庭资本。国内就明显的炫富物品就是,男人看表女人看包。不要不怎么会说有钱玩表没钱玩车呢?
消费观念不同
有很多人会觉得戴假表丢人,但还是有人理解戴假表的。他们的确觉得花个几十万买一块真的表还不如就几千块的可以天天换着戴着玩。你想一直手表可以这么值钱,难道是纯砖石、纯黄金打造?去除关税和品牌。可以说他们也就最多值小几万。
瑞士钟表的态度转变
在中国的现状就是对于知识产权和仿制品没有强力的去打击和监管。而且上个世纪80-90年代瑞士早就考量国广州表了,那时候的确做的一般也差瑞士就放任广州表去发展,就把他当做可以打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广告牌。因此大众消费者对于此类手表的认同是比较高的,这类手表的的市场是巨大的。而市场的不断增长和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也不得不让瑞士在这几年变得有点措手不及。纵使大品牌如劳力士等还是处于盈利状态,但越来越多的品牌份额被挤压只能抱团经营,这也就是为啥swatch、厉峰等集团的出现。广州目前的手表产业体系不仅是全国领先,甚至是全球领先从产量上来看的话也都是占有极大份额,所以这几年瑞士不得不在知识产权上开始严打广州制表!
很多人以为广州的手表质量很差,其实影响并不大这是错误的。
市面上的所有手表都和大家见过的一样其实质量残次不齐,并不会只有一个价位。就是意思是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被称为地摊货,看不出仿什么款
这类手表质量很差,其实主要的消费市场是三四线城市或者乡村。很多非洲或者南美洲的不发达地区都接受了非常多广州的低端手表。这类手表比较接近时装手表,电池机芯居多,并且质量相对一般。现在很多精品店内100以内的手表都来自广州制造。
第二类,中端
做工比第一类好很多,偷工减料的情况不多,表壳的细节处理、金属拉丝、打磨抛光这几方面也做的比较到位,机芯的话有国产海鸥的机芯,有的装进口日本西铁城的机芯,性价比方面也是比较高的。可惜这类手表禁不住快递摧残或者你爱护也没用,毫无预警就会突然崩溃。而且机芯打磨比较一般,容易露馅。
第三类就是复刻
大家可能会很好奇,什么样的表是叫做真假难辨的?答案是复刻(拆解正品)。复刻表是一些很隐蔽的厂家做的,据说也有以前的广东钟表厂关起门来做的。当年中国制表业最初的发展的时候,国家拨款从瑞士进口了十几万件瑞士制表设备,其中差不多一半分给了广东,一部分分给了上海,一部分给了天津,到了今天,这类手表的特征也很明显。外壳从精钢表壳到碳纤维,陶瓷,蓝宝石镜面都做得很好。还有一些机芯也是打磨过的,比如以NOOB为代表这部分的人对于腕表是如痴如醉的,以至于他们会把所有零件包括机芯都进行拆解,以确保在任何一个可以完成的角落上,从细节从质感从用料都达到完美!开模一款表,确实是好多人的心血。它不可能由一家工厂独立加工的,而是依靠几家不同配件的工厂合力而成。在这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发起人。发起人最开始要预测市场表款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然后确定需要仿制的手表款式,他们会直接去购买一只二手的正品,将其完全拆解。将不同的配件送到不同的厂家,比如表壳厂家、表链厂家、字面厂家、表蒙厂家,机芯改装供应商。让他们进行一比一对比开模制作,最后配件批量出货到齐,再交由装配师傅进行装配。这一类我们称作顶级复刻,它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的钟表知识,并且又真正喜欢表的朋友。
而且和很多人认识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事情是:这类的手表全部都不是地下工厂做的配件和机芯。基本上采用了西铁城和海鸥,上海的机芯。如果是外壳表带螺丝等零部件全部都是广州手表工商正规注册的公司。你可能会疑问这不是直接做(假)吗?其实在部件的制造上都是不不带品牌的商标也就是无LOGO,整个过程都是非常正规而且专业的。唯一的地下部分就是全部配件完整后的组装过程,才是比较低调的环境。
广州名表产生的原因,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价格也许是假表赖以生存的主要原因。价格通常很便宜,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也就是说,你最多只需花上一两千元,就能买到一块本来应该价值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价格的“劳力士”或者“万国”。有些喜欢表的人,他们实际更迷恋名牌,他们不愿意花几个月的工资买一块货真价实的腕表。在他们看来,同样是戴,假的也无所谓,“看着喜欢”、能看时间就行了(有的甚至还说“我的假表还比你真表贵呢!”)。甚至说只要其他外行人看不出来就行了。只花这么点钱,就能买到“世界名表”,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除了看起来很美(名牌效应和具迷惑感的外形确实能一时迷住不少人)和价格便宜的“优点”,后面隐藏着它最大最核心的特点——劣质。无论工艺,还是机芯,受制于成本,完全没法和真表相提并论,最多只能做到形似。实际上,它根本不值这个价。购买的人,最终都只能是一个结果:被人骗、甘愿受骗,最后骗了自己——假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问题百出,那些仿名表样子的功能根本不能用!也有很多发现仿表的稳定性精准性耐用性都远远差于正品。
国人都好面子。满足虚荣心,也成为不少人购买像万国之类的假表的原因之一。看到身边的朋友,买房的买房,买车的买车。于是眼红了,嫉妒了,不过房子和车子价格太高,相对来说只有表便宜一些。但看到几万、十几万的名表摆在眼前,望着不怎么鼓的钱包,他们又犹豫了,干脆买块假的吧,反正能看出来的人也不多。就这样,在某宝立马下单,买了一块瑞士机芯的“复刻万国”。一块假万国戴上手,似乎倍有面子。不了解的人看到,还会夸赞几句,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这样的人一多,假表市场也开始“欣欣向荣”起来。
这个世界现状就是攀比严重,身边这种风气其实根本止不住。当我们拥有了一块自己喜欢的腕表的时候,很容易就要喜欢第二块或者N个。而且这种追求是无止境的,常常看到一个笑话就是买车的时候加几万都可以上一个配置,最后都上到劳斯莱斯去了(笑)。其实手表就是一个玩具而已,自己喜欢都是应该有节制,不管是瑞士还是广州,只要自己喜欢说白了那些说爱慕虚荣的其实根本就不在意对吧?
国人都好面子。满足虚荣心,也成为不少人购买像万国之类的假表的原因之一。一块很好的手表虽然不能改变一个人在生活上的身份却能很好的代表对于生活追求的方向。毕竟瑞士的顶级腕表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入的,有一定的门槛。而且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广州表质量较好。还以为停留在很差质量的阶段。所以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还能因为身边朋友对于手表知识缺乏而装上一波。很大程度上是腕表文化还没有走入大众家庭,而手表的价格还是过高。
身边其实有很多手表玩家和我说自己的故事,比如一个美国的兄弟说劳力士坏了一个部件维修要800美金,还有一个劳力士日志牙口坏了要3000修一次。每次遇到这类事情我自己都觉得很莫名,不说那些生活中攀比的人们,这年头保养手表都赶得上保养保时捷了。手表本身不就是一个玩具,戴的时间甚至都不是那么多,值得用血汗钱去保养吗?等于把钱送给瑞士人?
而这几年广州制表确实在做工和机芯下了功夫!一套欧米茄海马的对比图看看: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所有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造假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实是全球消费者对于假货旺盛的需求。而这"沉默的真相",往往是被媒体所忽略的。往往媒体只是把消费者作为造假产业的受害者,却没有考虑到他们才是造假产业成长的土壤。举个例子一块绿水鬼要接近10W,有的人更愿意用仅仅20分之1的钱去买复刻的,当新鲜感过去后,他遇到更喜欢的表的时候也完全不心痛的可以购买!这也许就是大多数人选择复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