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普遍流行于我国山村乡野的一种民间工艺,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剪纸艺术,源于生活,取材广泛,反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剪纸艺术,更反映了百姓对自然、对生活、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和热爱。这种遍布全国的手工艺美术,又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江南剪纸妩媚纤弱、洒脱明快;华北剪纸则粗豪健劲,广东剪纸富丽堂皇,西南剪纸风格明朗。那么西北庆阳的剪纸,则以粗犷淳朴而古拙,浑厚而豪放,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
庆阳剪纸,多为婚姻嫁娶,节日庆典,乔迁新居,新房落成等喜日恭贺喜庆之用。而以春节窗花剪纸为最,即将传统花样与裁纸套贴,用小剪刀剪下图样,再贴于窗格上。
庆阳剪纸,花样繁多,题材广泛,寓言童话、名胜古迹、飞禽走兽、花草鸟虫、人物故事无所不有。如有传统的“二十四孝”、“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八卦图”、“西游记故事”、“皮影戏人物”、“二龙戏珠”、“金鱼戏水”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庆阳剪纸,取材广泛,妙在夸张,构图简练,多用对比的手法,纹饰的阴阳,线条的粗细和黑白虚实相间分布。庆阳剪纸用刀利索,线条流畅,造型逼真,享誉西北。
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2008年庆阳剪纸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