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话西游》拍摄地:宁夏西部影城
提起西夏,
很多人会想起金庸的《天龙八部》!
比如,
小和尚虚竹,
误打误撞娶了银川公主,
成为了西夏的驸马;
▼
比如,
西夏王妃李秋水,
在西夏王宫中留下的绝世武功秘籍;
▼
还有,
四大恶人、慕容复等,
都曾效力神秘的西夏一品堂……
▼
而历史上真正的西夏,
虽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神秘,
但也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那么,西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王朝?
它都哪些传说和故事?
▲壁画上的党项人
谈西夏王朝故事之前,先来了解历史上一个神秘民族。
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一度非常强大,后来被一个更强的民族屠杀殆尽,再后来神秘消失。
这个神秘的民族便是——党项族!
1
党项族的神秘在于:很多人听过,但是却很少人了解。
其实,它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羌族的一支。
一开始,他们在黄河的上游,即现在甘肃、青海乃至西藏的部分地区四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唐初,党项人分成了八个大的部落,分布在河谷山川。
而这时,吐蕃(藏族人的祖先)建立了强大的王朝;鲜卑人也从东北跑到西北又建立了一个吐谷浑王国。
党项人呢?仍只是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同两大国家肯定难以抗衡,所以,常被侵扰,不得不称臣,交钱纳税!
恰在此时,大唐王朝也建立起来。
唐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一向采取怀柔政策,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本身有一半胡人血统,所以在解决民族矛盾时采取的政策非常开明。他当时最大的观点就是:华夷一家,不分彼此。
这个对党项人非常有吸引力,党项人就向唐王朝提出:我们在这儿实在待不下去了,你给咱们划一块地,我们就跟你了。
俯首称臣。
唐王朝一听,这好事啊!正愁你夹在吐谷浑或吐蕃中间坏事呢,于是,非常高兴的接受请求。
自此,党项人就从黄河上游东迁,一直来到现在陕北的米脂、横山及靖边一带驻扎下来。并向汉人学习耕种等技术,随后,农业、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唐末,党项人基本从氏族部落走向了封建格局。它的政权建设、思想文化基本达到唐朝边区水平。
大唐对党项人宽厚,党项人也很够意思。
▲黄巢起义
公元881元(中和元年),唐朝爆发农民起义,黄巢入长安。
这时,党项的首领拓跋思恭和拓跋思忠就率族人前去长安相助平乱,夺回长安,立了大功,拓跋思忠还在战争中战死。
唐僖宗对他们英勇救主的行为很感激,于是,封拓跋思恭为夏国公并刺史,赐他一个国姓——“李”。
这就是西夏皇族“李”姓的开始。
从此,拓跋部成为了党项人最有势力、最有号召力的一个部族。他们在拓跋思恭的带领下,逐渐地壮大起来!
2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南方政权不断地变换,战乱不休。党项人则趁乱壮大自己,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公元960元,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此时,党项首领经过一代代更换传到了李彝殷。
李彝殷这个人非常欣赏赵匡胤,就主动提出——放弃割据,向大宋称臣纳贡,还专门送了300匹好马给赵匡胤。为了避赵匡胤父亲之讳,又把自己的名字中“殷”字改成“兴”,叫李彝兴。
所以,刚开始西夏和北宋关系非常好。但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情况变了。
赵光义登基后开始削夺地方权力和军队,其中,李彝殷的族弟李继捧就在各方压力下放弃自己领地和政权,率亲信27人,另5万余众一起归附了大宋。
结果是:这27人安置(相当于软禁)于东京开封,赵光义另派他人去夏州任刺史。
这波操作,等于把党项人辛苦经营300年根基摧毁。
这哪能行啊?所以,李继棒的堂弟李继迁感到这事儿不合理。他和儿子李德明率先起兵造反,与大宋开战。
双方打了很多年,恰在此时,宋的死敌——辽国兴起。李继迁就主动联络辽国,与宋抗衡。
辽国呢?刚好缺个牵制大宋的帮手,双方一拍即合。
不仅辽国公主嫁给了李继迁,还封他为夏国公,又给三千军马支持他与大宋开战。
李继迁在辽国的支持下逐渐壮大起来,但同时也感到:如果与宋朝一直杠着也不行。
干脆,上表投降。
宋王朝一看:很好,这表现必须奖励。
于是,也封李继迁为夏国公,不仅如此,还把原来的封地还给了人家。(所以,赵光义你折腾这一出要干啥?)
就这样,李继迁等于不费一兵一卒把自己利益最大化,党项人在他手中得到壮大和巩固。
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李德明继续延续父亲的政策,对宋是边送降表,边逮机会占城池,不断蚕食边城。最后,连西北重镇灵州城都被攻取了。
这一下把宋朝惹恼了,发兵攻打西夏。
当时派来的就是那个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人——范仲淹。
范仲淹此人,文武全才。他不光是个文人,打仗也很厉害。党项人一看落不到好,就避开了范仲淹管辖的区域,跑到河西走廊这一带争掠土地。
后来,他们又率兵反攻,这次以宋败夏胜收场,这就是著名的“三川口之战”。
回过头来,再捋一下这段历史,发现很有意思:党项族最辉煌时建立了西夏国,它在辽、宋、金三者夹缝中生存了近190年,肉就在三个“老虎”嘴边,但谁也吃不掉。这也是一种智慧。
那么,它是怎样崛起呢?
3
公元1038年,李德明去世,他的儿子李元昊即位。
李元昊(公元1003-1048)别名曩霄,小字嵬理。
他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附个题外话,这张图看看党项人的发型:大家觉得如何?
你可能不知道,党项人的这种发型就是李元昊自创。
有个电视剧叫《贺兰雪》,里边就直观地复原了李元昊自创前和自创后的造型。
自创前:
自创后:
可谓毁容到极致。当然,李元昊可不止会“自创发型”这么简单。
李元昊继位后,认为:如果想在乱世中立足,必须自己当皇帝,向别人称臣始终低人一等。他一改父亲做法,对宋辽不再称臣。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一带)称帝,自称“大白高国”,也叫“白高大夏国”。因国土在宋朝西边,所以汉人史书上都称它为“西夏”。
然,西夏人并不称自己为“西夏”,称“大白高国”或“白高大夏国”。他们尚白,连皇帝龙袍都是白色。
李元昊称帝建国后,西夏因连年战争经济凋零,眼看支撑不住,又向大宋称奉表称臣。
大宋皇帝很高兴,封李元昊为夏国公,每年又给钱又给物资,而西夏人则进贡一些骡马牛羊给大宋,这就是著名的“庆历和议”。
不仅如此,西夏人也向辽国再次称臣。虽说两边都称臣,但国内依然按皇帝的制度,设百官,任官吏,还把十二监军分布在各地。
逐渐,西夏在西北立住了脚。它国土最大时有83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现在13个宁夏大,范围是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成为后三国时期鼎足而立的国家。
西夏立国有189年,共历10代皇帝。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登基起就在贺兰山下修建陵墓了。
(目前,西夏王陵共9座帝陵,陪葬墓有271座。)
西夏王陵·陵塔
在李元昊当皇帝的第10年,他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打仗很英勇,但十分好色,后宫佳丽成群不说,还抢自己儿子的媳妇。
怎么回事?
据说,在太子宁令哥结婚当天,李元昊瞅到自己儿媳漂亮,越看越喜欢。于是,干脆把老皇后废掉,把儿媳纳为新皇后。
太子宁令哥呢?母亲被废,妻子被夺,才16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国相没藏讹庞一挑拨。于是,就揣一把刀跑到行宫,把喝得酩酊大醉的李元昊一刀割掉了鼻子。
公元1048年,由于惊吓和流血过多,李元昊死了。
国相没藏讹庞则把老皇后和太子宁令哥抓起来,以合谋反刺杀皇帝的罪名处死,再拥戴自己的外甥(妹妹和李元昊私通生下的儿子)李谅祚当了西自第二代皇帝。
李谅祚未满周岁登基,直到14岁才亲自掌权。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皇帝,可惜21岁就死了。死后,立才三岁的儿子李秉常为帝,这也是个短命皇帝,26岁又病死了。
所以,西夏前期,基本上都是幼儿登基,早死。权利都掌握在太后、大臣的手中,政权并不稳定,幸运的是它对宋辽都纳贡称臣,没大的战事。
到了下一任(即第四任)皇帝李乾顺,西夏政治、经济、文化才逐步走上正轨。李乾顺登基时也很小,但他却当了40年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数。
他儿子李仁孝更长,在位54年。西夏总共189年历史,光这爷俩就几乎100年。西夏也是在这两人统治下,思想行为才彻底汉化。
▲西夏双头佛
他们尊儒,崇佛,善于吸纳外来文化。西夏文化可以说是吐蕃文化、契丹文化、汉文化再加上党项文化的一个综合的结合体。
正因为它的多元、融合、进步,才使得这个国家能够经久不衰。
4
西夏,也很不幸。
它生活的年代周围全是些能争惯战的民族——
李仁孝死后,西夏只立国35年。
此时,辽国被金所灭。金国和西夏又连续打了10年,国力消耗的厉害,屋漏偏逢连阴雨,旁边的蒙古又崛起了。
在蒙古灭掉金国后,同西夏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成吉思汗曾先后六次派兵征伐西夏,两国死伤都很多。
1227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兵攻打西夏,箭伤复发,死在宁夏的六盘山下。
因为是和西夏作战而死,所以成吉思汗死时立下遗嘱:一,秘不发丧;二,西夏绝不纳降,投降也不行;三、屠城毁城。
成吉思汗虽死,西夏人并不道。1127年冬,蒙古大军踏冰而过,攻破了灵州城。
灵州城被攻下,兴庆府就成了一个座孤城。
蒙古大军把城围起来半年多,西夏人弹尽粮绝,没办法,西夏最后一个国主李睍出城投降。
国主投降,群龙无首,兴庆府不攻自破。然而,蒙古军队对西夏兴庆府屠杀几乎是灭绝性的,史书记载:”生者百无一二,白骨敝野”。
西夏,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彻底消亡。
同时,蒙古军队在西夏陵组织大规模盗墓,王陵也被破坏的彻底地荡然无存。
细读历史,你会发现——西夏历史和北宋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
金人围困汴京城时,也是到巩县宋陵组织盗墓。
据说,墓挖开后,尸体随意丢弃,棺材当马槽,臭味弥漫还引来一场大瘟疫。北宋开封,因兵力消耗和瘟疫,都城被金人攻破,徽、钦二宗被虏到漠北。
有意思的是两个王朝灭亡时间:一个1127年;另一个1227年。
仅差了100年!
本文参考:
———————————————————————————————————————
1、《西夏简史》 陈海波著;
2、《西夏帝国传奇》唐荣尧著;
3、《西夏文物》李进增编;
4、《辽金西夏史》李锡厚、白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