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曾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匈奴,结果战败被围了险些丧命,之后汉王朝皇帝便不再与匈奴开战,改用了“和亲”的手段。和亲就是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的首领大单于,这样成了亲家,所以可能保持和平了,然而这种和平的保质期是很短的,慢慢的匈奴又开始派兵来抢劫了。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啊,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增强了,于是汉武帝想与匈奴决战,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但考虑到匈奴强大,自己胜算不大,于是汉武帝便想联合西域诸国对抗匈奴。汉武帝决定派出一位使者,去到西域,找到一个叫做大月氏dà ròu zhī的国家,,这个名字很容易读错,很容易被读成大月氏。汉武帝想与他们一起夹击匈奴。当时从大汉去往西域的必经道路是河西走廊,但这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出使西域就必须要穿越这敌人的控制范围,这是极其危险的。
皇帝在选拔使者的人选,如此艰险的旅程很多人望而却步。此时一个叫张骞的年轻人主动请缨,他愿意出使西域,为国家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深受感动的汉武帝封张骞为使臣,将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了这位年轻人,目送张骞踏上了去往西域的旅程。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的大汉使团,从陇西出发。一个“胡人”。
自愿充当张骞的翻译和向导。他们一路向西进入到了最危险的河西走廊。正当张骞一行人穿越河西走廊的时候,很不幸,他们碰上了匈奴的骑兵,匈奴骑兵看到了这些汉人,也不过多盘问,打尽,全部抓获。张骞等人被送到了匈奴单于的王庭,就相当于我们中原王朝的都成,当单于得知他们是去西域寻求合作,找大月氏来夹击匈奴这个目的的时候,单于发怒了。你们汉朝也太不把我们匈奴当回事了,还想随意穿越我们的领地,我要是想去南方的越国,难道还可以随便穿过你们的汉朝么?张骞这也没法解释了,于是匈奴单于便把张骞他们扣留了起来。
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匈奴单于先是恐吓威胁,又是赏赐金银,然后拿高官做诱惑,甚至还给张骞娶了老婆,但是张骞始终不投降。十年过去,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再这十年的时间里张骞早已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于是他们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的区域。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完了,就靠打猎充饥,不少随从因饥渴而死。张骞最先到达的这个国家是大宛国,热情款待后,大宛国派了向导和翻译,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国,又通过康居国到了大夏国,然后到达了目的地大月氏dà ròu zhī国。大月氏dà ròu zhī国是西域强国,他们的一代国王曾经被匈奴人杀死,而且这国王的人头还被匈奴单于做成了酒碗,张骞此行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联合大月氏dà ròu zhī国。但是当张骞提出要夹击匈奴的想法时,大月氏国王却说他们已经不想报仇了,只想好好活着。张骞没有办法,继续劝,每天都在劝国王,最终张骞在大月氏劝了一年都没有成功。
张骞无奈只好回国,这次张骞想要绕道走,绕开匈奴控制的那河西走廊地区,但在途径青海地区的时候,很不幸又被匈奴人扣押了。这次张骞被扣押了一年。这次为什么时间这么短呢?因为再一年后的某一天里,匈奴内部爆发了单于之位争夺战,张骞便趁匈奴内乱之机,带着自己的匈奴妻子和一个随从,逃回了长安。这里提到的妻子就是那个他在匈奴娶得老婆。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在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
这一次张骞率领了30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每人都配备了两匹马,而且带着牛羊上万头,各种礼物无数。他们这一次到达了西域的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张骞还派出的副使们还到了波斯、印度、埃及等国家,在一些国家的历史上还有记载,记载他们欢迎汉朝使团的盛大场面。这些国家也派遣使臣来到大汉,双方开始了商业往来。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等一大批物种传入中国,而中国的丝绸、陶器、铁器也开始传入西域地区。那这样一条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交通要道就开辟了出来。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