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华为公司一高管曾于6月13日谈及,公司正在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做准备,以取代美国的安卓系统。
据悉,华为公共与政府事务部总裁办副总裁安德鲁·威廉森在一次采访中称,华为“想必”会为鸿蒙注册商标。
安德鲁·威廉森提到:“目前来看华为有可能发布替代系统。”他还表示,“华为并不想这么做。我们非常愿意留在安卓大家庭当中,但鸿蒙系统的测试正在进行,主要是在中国。”
此消息友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不过不论外界如何评论,华为要想突破美国政府的围追封锁,的确要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在5月底向外界透露,华为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操作系统OS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
据悉,这套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和智能穿戴等设备,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华为早已在全球各地着手申请注册“鸿蒙”商标。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资料显示,华为自今年5月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后,就已在柬埔寨、加拿大、韩国、新西兰等国为其鸿蒙操作系统申请了注册商标。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站披露,华为已申请“华为鸿蒙”商标,申请日期是2018年8月24日,注册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专用权限期是从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如果华为没有未雨绸蒙的备胎计划,想必早已举步维艰。华为的事迹也告诉我们,虽然当下国际合作早已是常态,但是高科技企业的立足之本永远是自主研发实力。在于他人合同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亦不能忘了对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