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从“干柴棒棒”到“致富果”

从“干柴棒棒”到“致富果”

2019-10-23 18:43:03

进入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厅,一张反映延安苹果大丰收的巨幅照片抓人眼球。照片里,火红的洛川苹果挂满枝头,勤劳的延安果农喜迎丰收。

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革命老区正式脱贫。在延安的脱贫路上,洛川苹果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于洛川苹果的故事,还要从70多年前,有“洛川苹果之父”之称的李新安带回来的“干柴棒棒”说起。

1947年,李新安在河南灵宝学习了几年苹果树栽培技术后,想到灵宝和家乡洛川的纬度、气候条件大致相近,便从灵宝带了200株苹果树苗回洛川。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村民不明白,这年头种庄稼都不能保证一家人吃饱饭,这些“干柴棒棒”除了当柴烧,还能有什么用?李新安没有理会同村人的质疑,只是在自家已经返青的麦田里不停地挖坑、栽树苗、浇水……一个人硬是在6亩地里建起了洛川县第一个果园。

1953年,李新安的果园迎来丰产期,产果2500余公斤。李新安的成果让乡亲们拨云见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种苹果树。“种苹果树、卖苹果,咱村里人才能吃饱饭。”怀着这份信念,李新安牵着毛驴,驮着苹果走乡串村,边叫卖边宣传,动员大家栽果树。

李新安的努力引起了洛川县委、县政府的关注。经过调研,洛川县委、县政府决定推广李新安的苹果种植经验。1959年,阿寺村的果园发展到336.4亩;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县”。1974年5月,在全国外销苹果基地鉴评会上,来自洛川县的“新红星”苹果获得第一名……

1983年,李新安的人生抵达终点,而洛川苹果的故事却仍在继续。此后的数十年中,洛川苹果“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还有240粒洛川苹果籽跟随“神舟十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洛川苹果从黄土高原走向世界,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各项大奖上百项,成为陕西省第一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合作社帮扶生产、 ”电商模式、分级分拣销售……延安逐步探索出一条苹果产业扶贫的道路。现如今,延安市13个区县全部成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苹果种植面积达366.05万亩,农民人均种植苹果面积2.32亩,100多万人从事苹果产业,2018年产量289万吨、产值128.7亿元,果业收入占到延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

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市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9.5万人告别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降至0.66%。

从当初的“干柴棒棒”到人民群众的“致富果”,洛川苹果开花结果,让延安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红火。

上一篇:[中国第一台国产拖拉机:毛泽东亲自选定厂址,周恩来寄予厚望]

下一篇:[同样都是苹果, 口感、口味怎么不尽相同呢?]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