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我们立马就会想起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为汉朝北击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们两人还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
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时至今日,两位名将给后人留下的就是两座伟岸的墓冢了!虽然这两座墓冢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外甥墓游人如织,而舅舅墓无人知晓!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同为历史名将的两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呢?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东北“五陵原”上,汉武帝茂陵是西汉五座帝陵规模最大的一座。而在茂陵东侧1公里处,就是两座大名鼎鼎的陪葬墓“卫青墓”和“霍去病墓”,两座墓冢只有一墙之隔。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设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61年霍去病墓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晋升为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地前建成园林式博物馆,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仿汉建筑错落有致,是茂陵旅游景区的核心游人如织。现在的霍去病茂陵博物馆面积达5841平方米,游客不断,且门票是每人80元。
卫青墓
而反观大将军卫青墓,和霍去病墓虽一墙之隔,但就像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荒山,面积还没有个篮球场大,里面的土堆不到20米高。卫青墓唯一值得可看的是就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的墓碑,碑上写有“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卫青墓游客数量远不如霍去病墓,而且还是免费参观,友拍到卫青墓前垃圾满地的画面,好一个凄凉啊!
为什么同样是抗击匈奴的名将,都得汉武帝赏识,都是大司马,后人对待两人墓冢的态度差别会如此之大呢?其实这估计和对天才将领的钦慕有关!霍去病少年成名,17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22岁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官至大司马。可以说霍去病为汉武王朝稳固、开拓西北边远当地立下光辉战功。
可惜的是,公元前117年,24岁的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逝世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十分哀痛,他调来玄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向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为了赞誉起劳绩,把其冢修的像“祁连山”一样,以赞誉他的永存勋绩。或许是人们对英年早逝的天才将领更多是惋惜,所以才会深深的怀念他!
但与霍去病的光辉的战绩相比,身为舅舅的卫青的历史功绩也不容忽视!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为汉武时大司马大将军,用兵勇于深化,奇正兼擅,与霍去病并称为‘帝国双壁’。卫青是首先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的人,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卫青尽管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正是因为卫青的这些战功和高贵的品质,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和宋朝追封的七十二位名将中都有卫青!汉武帝元封五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准许陪葬茂陵。《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起冢像卢山”。以表彰他驰骋阴山脚下,收复河套地区的功绩。
卫青和霍去病,论才华和谋略,两人都不想上下,且对汉朝的抗击匈奴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于死后是否有大量的人瞻仰,相信他们自己都不会在意的,毕竟历史上的英雄都是不会在乎那些名利之事。朋友们,您是怎么评价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