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汉隐帝与郭威君臣不合,郭威反叛,951年杀汉隐帝,郭威即帝位,是为太祖。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 后周也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朝代。
后周太祖 郭威
后周自建国后,郭威立即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废止苛捐杂税、减轻刑罚等,使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后周的国力逐渐强盛起来。954年,郭威因病去世,在位仅仅三年,享年五十一岁。
郭威病逝后,他的养子柴荣(柴皇后得侄子)继位,是为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改年号为显德,并继承了郭威的遗志,继续与民休养生息,同时严厉整顿吏治,培养军队,严格军纪,准备统一天下。
后周世宗 柴荣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亲率大军在高平与北汉、辽国的联军决战,大败北汉军,迫辽军退走,初步巩固了北部边防。
显德二年(955年),击败后蜀,收复秦、阶、成、凤四州。
此后,他三次亲征南唐。南唐主李璟被迫献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县,与后周划江为界。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又亲自统军北征,很快收复莫、瀛、易三州和瓦桥、益津、淤口三关。
历史在这个时候开了个玩笑,正当后周大军准备一举定乾坤的关键时刻,柴荣无疾而终。无赖,诸将士只得回师开封。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荣之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
说到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朝堂之上由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手中,军权则在赵匡胤、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人手里,柴宗训形同傀儡。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和定州两地同时快马急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敌军数量众多,声势极为浩大,两地皆不能挡,请求朝廷派兵援助。
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一听慌了神,也没有分辨真假,急急忙忙的命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同时又赐赵匡胤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立刻率兵北上防御敌人。
二月初三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等人的鼓动策划下发动兵变,反叛后周,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
而后,赵匡胤立刻率兵回师,兵临开封。但赵匡胤约束将士,没有发生烧杀抢掠之事,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瑰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赵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初四当日后周恭帝禅位,赵接任帝位,赵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这次兵变也就被历史著名的“陈桥兵变”。
就这样,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结束。而后周的灭亡也宣告着这个混乱的时代结束了.
在这五代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时代短促的缘故,君王大多重武轻文,士人也重实轻虚,使得本时期有名的儒者只有冯道。冯道也是一个奇人,为官四十多载,前后侍奉了从后唐李存勖开始的十五代君主,也包括契丹的辽太宗,而每朝每代几乎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在位期间大规模官刻儒学《九经》,传播儒学,而且事亲济民、其主政时提携贤良之人为官,在五代有着“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晚年还著有《长乐老自叙》。他一个人几乎贯穿了整个五代,在哪个混乱的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无可复制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