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京西名牌又回来了!”家住门头沟的谢先生在朋友圈发了这样的消息,“尤其跟我一样三十多岁的人,那会儿都喝九龙山,没想到又能喝到小时候的味道了。”提起九龙山矿泉水,不少人至今留有记忆:透明瓶身贴着白色商标,上面写着“九龍山”三个字;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几口,口感甘甜清冽……随着门头沟城区建设,这个品牌销声匿迹了。近日,九龙山矿泉水“身披新装”重回市场。
曾享有“京城第一家”美誉
“在上世纪80年代,对于京西地区尤其是门头沟地区的很多人而言,或许不知道北冰洋,但都知道九龙山。”当谈到九龙山历史时,有门沟头居民这样评价。
1986年,当时的北京矿务局(京煤集团前身)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建了九龙山品牌,主要产品有矿泉水、纯净水、秋梨膏等。负责生产的北京矿务局城子综合厂是北京市最早通过国家级鉴定的矿泉水专业生产企业,因此九龙山矿泉水享有“京城第一家”美誉。
门头沟地区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水质优良,尤其是九龙山的水是经年累月山体风化、构造裂隙形成了裂隙水,喝起来口感清甜。九龙山矿泉水一上市就销量火爆,不仅市民爱喝,还被北京市政府、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旅游中心、首都机场、北京饭店、王府井大饭店、圆明园等机关、饭店、旅游场所指定为专用饮品。
到了2008年左右,随着门头沟城区建设拆迁,水厂停产,九龙山矿泉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一别,就是10年之久。
寻找水源地重塑老品牌
今年,京能集团确定了打造文旅健康平台的战略,为延伸产业链、提高创效能力,京能集团所属京煤海淀分公司决定重塑老品牌。一支平均年龄仅33岁的年轻团队挑起重塑“九龍山”品牌的大梁。
做好质量传承是老品牌回归市场的根基。由于曾经的九龙山泉眼已经不能开采,团队首先面临水源地难题。商贸负责人靳梦婕介绍,九龙山主打的是天然矿泉水,属于珍贵的矿产资源。“矿泉水与纯净水、天然水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还含有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可能普通消费者喝不出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知道。因此,水源地的选择对我们至关重要。”
在我国,矿泉水资源稀缺,并且受到政府严格管理及保护。为了找到符合品质要求的水源地,海淀分公司调研团队辗转北京、河北多地,行程近2800公里,最终选定于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这里的水质构成和国际上一些大牌水质相仿。”靳梦婕说。丰宁县是国际级生态涵养区,是京津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几个断裂带形成的山体裂缝赋存矿泉水资源。经国土资源部矿泉水检测中心多次检验,此处水源地天然泉水符合国际矿泉水标准:高锶,低钠,低矿化度,天然弱碱性锶型山泉水,这些特征性指标的泉水在我国十分稀少,完全符合中科院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公布的人类健康饮用水标准。此外,这里的水还有很多优势:水量大,再加上周围水系有补给,出水量稳定;远离污染源,等等。
为保证品质,新的九龙山矿泉水采用原地灌装的方式进行生产。泉水从地下深150余米的裂缝开采出来后,经过无菌管道输送到生产线上,还要经过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过滤、臭氧杀菌、压盖、贴商标等多道工序后包装出厂。水厂施行全流程的监管模式,保证每瓶水从泉眼到生产全程封闭、全程监控。
今年5月,矿泉水以全新包装出现在市场:瓶体采用了象征祥瑞的“紫气东来”色调,结合盘桓霸气的“金色九龍”,二者相得益彰;在规格上也选择了当下最流行的“小瓶水”,每瓶350毫升的容量大小适中,适合会议、出行等多场景饮用。
煤企转型打造民生品牌
重振老品牌的同时,京煤海淀分公司也在逐步摆脱昔日老牌煤企的烙印,加速新生。
海淀分公司过去以煤炭经营为主,民用煤退出后开始全面转型,转向租赁、餐饮和商超业务。近几年,随着北京城市总体功能定位明确,曾经的业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既然转型,就要转得彻底。公司开始以商贸为主要路径,探索品牌化路线,做出“叫得响”的民生品牌。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种类、32个品类的产品线格局。
此次九龙山品牌回归也印证了公司在商贸业务的成绩。“我们既有上下游的渠道优势,又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些都帮我们打开了九龙山的销售渠道。“靳梦婕分析。未来,海淀分公司将打造健康民生饮用水产品,横向为康养文旅板块提供周边产品,纵向拓宽产品发展渠道,继续丰富产业链条。
在丰宁的生产车间里,随着矿泉水畅销,工厂满负荷运转,“以前的水都卖不出丰宁县城,现在都卖到北京了”,一位工人骄傲地说。矿泉水的畅销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过去“靠山吃山”的日子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