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吃,河北的驴肉火烧,上海的生煎,成都的串串,长沙的糖油粑粑....各地都有各地自己独有特色的小吃,有的美食历史悠久长达几千年,有的美食成为了其城市的坐标,可大部分美食却因为地域和取材的原因而被限制了自由。谁也没有料到沙县小吃这个90后,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遍布了全国,乃至冲出亚洲。
▲懵逼的历史
01
民间借贷跑路者,翻身成为小吃店
一个普通县城,忽然制造出全国性品牌,原因颇有点荒诞——90年代初东南沿海原生“P2P”破产潮:
▲沙县小吃统一的商标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逐渐萌芽,当时民间缺乏正常信贷渠道,为了筹措现金,解放前的“标会”模式逐渐复兴。
所谓“标会”,一般而言就是若干熟人按月集资,由“会头”控制资金,以略高的利息贷给急需的企业或个人(往往也是会员),进行低息金融互助。80年代初,这类组织就已经萌芽。八十年代末,沙县赌博猖獗,加上有所谓小会养大会的模式,每月一次的标会逐渐升级为每日集资一次,利息最高时达到日息2%。
经济虚火旺盛,以至于沙县农村出现了卖房卖牛入会的“盛况”。全县会标总额日益巨大, “八大会首”每个都直接间接控制了数百万RMB的“标费”,这些大小会首不是地下赌场的庄家,就是靠地下赌场进行资金拆借的大户。到了1991年,沙县标会每到“会日”,就有长安面包车装着大量人民币来往于南平与三明间,进行临时现金拆借。
随着沙县政府开始严打赌场,会首们融资
在如此强大的冲击波下,沙县很多早期“致富能手”通过鹰厦铁路与外福铁路出逃,到福州与厦门落脚。此时恰好遇到福建结束三年经济整顿,以及南巡讲话带来的经济转暖,福建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福州流动人口在92-93年2年间增长30%,制造了大量的餐饮需求。逃会的沙县人聚集在港台资轻工企业门口,以“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起家,卖扁肉(馄钝)和拌面,逐步增加了蒸饺,锅贴,鱼丸,卤肉饭等品种,最终创造了“沙县小吃”。
02
你所吃的沙县蒸饺并不是沙县的
我们熟悉的沙县小吃标配,通常是四样:蒸饺,馄饨,拌面,炖罐
▲蒸饺,馄饨,拌面,炖罐
但在沙县当地,人们最常吃的小吃,却是:豆腐丸、扁肉、拌面、芋饺、烧卖、春卷、米冻、烧饼…是的!没有炖罐和蒸饺。
你没看错,标准沙县小吃,居然没有最著名的拌面、蒸饺,更要命的是,居然还冒出来一个烧饼。
▲全国“沙县”小吃统一菜单
▲沙县当地小吃店菜单
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因为蒸饺和炖罐,更接近福州和广东的饮食。毕竟沙县小吃征战全国的最初路线就是福州和广东,或许因为如此,两地的风俗习惯也在菜单上留下了印记。
至于为什么“不正宗”的蒸饺和炖罐,反而成了菜单上的明星。一是因为,蒸饺的制作和冷冻都相对容易,更适合沙县小吃的快餐模式。再者,异地人不一定吃得惯正宗的沙县小吃,而现在的菜单接受度最高,卖得最好,所以就流传下去了。
3.
国际大饭店——沙县小吃
直到今日沙县小吃并非只是简单果腹的快餐了,你偶尔踏足的小店,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连锁品牌了。
日本的这家位于东京高田马场的沙县小吃开业于2018年的6月份,迈出了我们沙县国际大饭店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
▲在日本的沙县自动贩卖机
虽然是开在日本,但还是走的沙县的轻食快餐路线,因此价格也十分的大众亲民,大多品类都卖480日元(约30元人民币)。食物方面只卖馄饨、蒸饺、拌面和汤四类,购买的过程也和吃拉面一样,是使用食券的自贩机,可谓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味道。
▲在美国开业的沙县小吃
作为美国队长出身地布鲁克林同样拥有着美国第一家的沙县小吃。在18年10月14日开张,不过 这家沙县小吃从早上开张还没有到中午就被迫关门了。至于这家店的“闪开闪关”的原因竟然因为顾客太多了,所有可以卖的食物被一抢而空只用了仅仅3个小时。
刚开张一个月,忙的时候出纳机大约一分钟就会出一单,即使在非高峰期也是座无虚席。
其实除了在日本、美国有沙县小吃之外,很多吃货国家诸如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也能看到我们沙县大饭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