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个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9个城市组成的大湾区,区域面积达5.59万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接近7000万,GDP增长速度约为7%,GDP总值约1.51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截止2017年计算,数据
前阵子,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宁凌在会上发言时建议,将汕头、湛江纳入大湾区拓展区。
宁凌建议,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定位,分“三层次”,拓展大湾区的辐射与开放功能。他说,广东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效应,首先要将广东沿海的东西两翼,即粤东的汕头、粤西湛江纳入大湾区的拓展区,串珠成链,打造广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这是大湾区的“第一层次拓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于汕头发展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他能通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拉动广东全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推动汕头再崛起和大发展。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湛江共同构筑起东西两个重要发展极,能最有效对接大湾区的产业配套,促进区域融合,实现特区再崛起。
同时,汕头也在为融入大湾区建设,积极地做着准备。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9年是汕头“落实发展年”,市交通运输局坚决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多个项目也有了新的进展。
汕湛高速公路汕头段,预计年底主线达到通车条件。汕湛高速公路是贯通广东省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对促进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交流将起到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另外,按照初步设想,深汕高铁从深圳西丽站引出,向东经过坪山高铁站、惠州站、终点到达深汕合作区内设立的深汕站。通过深汕高铁,汕头站至深圳北站有望压缩至1小时左右,此前需要耗费2个半小时,这将大大缩短行程时间。1小时粤港澳生活圈时日可待!
在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汕头也在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为汕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做贡献。目前,汕头高新区功能区已从3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8家,总数达到718家。未来,汕头国家级高新区还将和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规划统一起来,建设“区域创新策源地”。(资料来自汕头新闻)
自汕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中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以来,濠江区一直在全力打造区域沿海交通航运中心、区域优势产业高地、精致生态宜居之城以及区域一流营商环境。在最新城市规划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前港、中区、后城的构建结构。并且提出产业发展目标:现代文明临港新区、潮汕海滨旅游目的地、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打造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极,争创广东自贸区汕头片。
其中,南滨新城与汕头中心城区北岸隔海相望,打造融合山水园林的生态宜居新城,构建“一轴两带五组团”的空间结构,是汕头近年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贯通两岸的海湾隧道,也是万众期待。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作为汕头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城市名片,以“潮汕”的红头船、民居等设计体现潮汕文化特点,建成后除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功能外,还将兼具商业、休闲、旅游等功能。
随着潮博中心的落成,带动片区内的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更多像规划楼高200米的粤东绿地中心、潮宏基总部大厦等商务作品,也将为南滨披上闪耀的现代光芒,将南滨新城的城市天际线装扮得更加靓丽。
如今,南滨新城的密度不断扩大,片区发展势力也将不断壮大。在南滨中轴的金碧外滩湾,顺着东风,必定会大展宏图。未来,汕头若纳入大湾区拓展区,南滨新城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汕头的楼市也将迎来一波涨幅,升值潜力巨大。此时在汕头置业,将是抓住机遇,抢占大湾区发展红利的绝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