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深圳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于7月27日在深圳召开,本次高峰论坛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2届大会的前奏,也是中国内地城市首次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盛会。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1届大会在维也纳召开。
本次论坛汇集全球比较文学领域学者及代表共计370余人,来自全球19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26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会22人,中外高峰论坛嘉宾32人。
“东西方在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差异,如何奠定比较基础在东西比较研究中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说,就中西比较文学而言,重要点在于展示具体例子作为文本证据,揭示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契合,并以此来建立起比较的合理性。
“文学是人类的伴侣、文明的精华,比较文学应能超越文学文本的规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演进中肩负起更伟大的使命。”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说。
“比较文学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包容性和跨越性,而跨越性正是中国文化的品质和担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倡议和战略中,比较文学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晓红表示。
本次高峰论坛围绕“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的兴起”“世界文学与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东方主义与东方文学的崛起”“一带一路:另种形式的全球化”等议题展开,全面探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表示,深圳海纳百川的移民文化与论坛兼容并包的文化思想高度契合,深圳将竭力推动论坛取得学术丰收。
刘洪一表示,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也将体现在特殊的城市品格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深圳快速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除了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文化领域更要快速发展。”
“深圳大学是深圳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承办世界比较文学界的顶级大会,说明深圳大学不仅理工类学科发展很快,人文社会科学也在快速发展。”刘洪一提到。
据悉,深圳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祥地。1985年,深圳大学举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季羡林、饶宗颐、汤一介等著名学者直接参与或关心支持深圳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和人文学科研究。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深圳大学承办第八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暨国际比较文学研讨会。2015年,深圳大学举办了“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高峰论坛,探讨国际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建设。深圳大学以高规格的人文国际会议,推进深圳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向世界呈现深圳在此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重心。
【
【摄影】朱洪波
【
【